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5 18:1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 六年级上册
地理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2、知道影响聚落分布、房屋状况的自然要素,并能解释不同聚落分布状况的原因。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
1、火眼金睛 识差异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1、房屋高度
2、房屋密集度
3、道路疏密
5、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少
6、有无农田、果园、池塘
4、规模大小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大城市
5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50-10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
100-500万人口为大城市;
500-1000万人口为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人口为超大城市
470.84万人(2017年底)
2418.33万人(2017年底)
捕 鱼
伐 木
种 田
放 牧
生产方式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农村
林场
渔村
牧村
工业
服务业
商业
种田
伐木
捕鱼
放牧

农业生产活动
生产活动
非农业
穿越......
极地地区
平原地区
沙漠地区
沿海地区
高山地区
热带雨林
长期居住,你会选择住在哪里?为什么?
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
北回归线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目前世界上的聚落集中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的分布。
让你选择居住地,你喜欢住在哪里,为什么?
气候适宜
寒冷的极地
山区
有林场、温带地区
原始的热带雨林
长江中下游平原
干旱的荒漠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以下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自然资源
水源
气候
土壤
地形
自然环境因素
居住地
热带雨林
黄土高原
极地地区
热带沙漠
西亚村庄
高 架 屋
冰 屋
窑 洞
对应环境选择合适的民居,并阐述理由。
热带雨林
黄土高原
极地地区
热带沙漠
西亚村庄
高 架 屋
冰 屋
窑 洞
降水多
有利于排水
降水少
节约建筑材料
斜顶
平顶
学以致用

气候适宜
自然资源
水 源
气 候
土 壤
地 形
自然环境因素
聚落的民居建筑
2、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平原地区呈团块状分布的聚落
山谷地区呈条带状分布的聚落
沙漠地区呈带状或点状分布的聚落
气候适宜
自然资源
水 源
气 候
土 壤
地 形
自然环境因素
聚落的民居建筑
2、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的分布形态
本节知识我总结
一、聚落的类型
二、聚落与自然环境
聚落和 聚落。
(分析景观和生产方式的差异)
自然环境
地 形
土 壤
气 候
水 源
自然资源
因素
聚落的分布形态
聚落的民居建筑
乡 村
城 市
智慧星选拔赛
智慧星选拔赛
1、关于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对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路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C
2、关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地多竹林,就地取材
B、当地湿热,竹楼利于散热、防潮
C、当地降水频繁,楼顶陡便于雨水流走
D、当地经济落后,没钱盖砖瓦房屋
D
智慧星选拔赛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聚落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图二反映了 聚落的特点。
3、图三甲、乙、丙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乡村聚落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城 市
城市聚落
智慧星选拔赛
内蒙古草原很多地区由于超载放牧,盲目开垦等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草原严重沙化, 绿色草地已很少见。
内蒙古的一些地区人们已无法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很多地方成为无人村.
内蒙古的一些地区人们已无法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很多地方成为无人村.
课后延伸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临淄区的房屋建筑图片和聚落分布情况的资料,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我们临淄作为齐国古都,有哪些古老的历史聚落遗产,对于这部分遗产我们是如何合理利用的?
东南亚高架屋
通风 散热 防潮
-炎热多雨
西亚村庄
-干燥多大风
厚墙 小窗 隔热 防风沙
北极地区冰屋
-寒冷多冰雪
墙厚 保温
黄土高原窑洞
黄土直立性 冬暖夏凉
-干燥多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