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1 实用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州园林1 实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2 19: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叶圣陶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
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
你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叶老对苏州园林有怎样的评价呢?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叶圣陶(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其早期小说有《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等,“九·一八”事变后,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他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从1942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曾主编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建国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给红色的字注音:
轩榭( )池沼( )对称( )重峦叠嶂( )丘壑( )嶙峋( )镂空( )斟酌( )阑干( )
zhǎo
xuān xiè
chèn

línxún
lòu
zhēnzhuó
lán
zhànɡ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
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
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闲适:闲静舒适。
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自出新裁:自己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构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设计建造上的共同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的意图)
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么做的?
游览者的感受如何?
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设计建造上的共同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的意图)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设计建造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的意图)
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到这点的呢?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3)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4)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5)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6)
角落—讲究图画美(7)
门窗—讲究图案美(8)
建筑颜色—讲究色彩美(9)
一切都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亭台轩榭
追求自然之趣,
不讲究对称。
(布局)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池沼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墙壁和廊子:
镜子:
几乎把园林翻了一番
增加了景致的层次
隔而未隔
界而未界
远景和近景
(层次)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极少使用彩绘……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每一个角落:
都注意图画美
门和窗:
工细而不庸俗,简朴而别具匠心。
色彩:
注意与自然景色的配合。
游览者的感受:
没有一 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一幅美术画,有自然之趣
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得到美的享受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方法:先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明了。)
板书:
特征
苏州园林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②
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 ③
假山池沼的配合—艺术 ④
花草树木的映衬—重画意⑤
近景远景的层次——景致深 ⑥
园林角落的配置——享受 ⑦
雕镂琢磨的匠心——图案美 ⑧
色彩调配的协调——安静闲适⑨


(概括 )总①-②
(具体 )
分③-⑨
地位价值:标本 ;不可错过
总体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 ⑩
总⑩
自由读全文,试用一句话说出苏州园林美的一个方面。
“苏州园林的美,美就美在······”
谈谈你读过文章后的感受,力求谈出你的与众不同。
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鉴_( ) 榭_( )签_( ) 谢_( )障_( ) 伶_( )砌_( ) 姿_( )沏_( ) 恣_( )
2、解释下列成语:
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
3、依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填在句中横线上。供选词:映衬 层次 布局 配合 搭配 掩映 规模 规划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__,讲究假山池沼的__,讲究花草树木的__,讲究近景远景的__。
4、苏州园林的特点是_____。(以上为口述)
5、小练笔 :假如你渴望和爸妈一起去游苏州园林,你将怎样说服他们和你一块去呢,请写下来。
究因导入
明确目标
合作探究
析说明方法
品语言特色
悟赏园林方法
1、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等)。
2、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3、学写简单说明文。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苏州园林是怎样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处处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的?
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小结:
小结:
2、请找出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例句加以说明。
1.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2.举例子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4、打比方:第5自然段中,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要求。
读你喜欢的句段和词语,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喜欢的原因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体会) ?
思考问题后,总结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门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句中带横线的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2、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句中加横线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再次朗读课文
语言特点:
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
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你从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悟出古代文人怎样的文化情结,怎样的审美取向?(选答)
(明确:要注意园林中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举例
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之美,充分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苏州园林,源远流长,闻名全国,誉满世界。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是我国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中华民族的骄傲。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的卧室或游玩过的一座园林,其他建筑等,200字左右。(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方法及准确的说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