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同步导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2.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同步导学(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5 19: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3——“角边角”,判定方法4——“角角边”;能运用它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边角”
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特别说明:如图,如果∠A=∠,AB=,∠B=∠,则△ABC≌△.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4——“角角边”
1.全等三角形判定4——“角角边”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特别说明: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推论.
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在△ABC和△ADE中,如果DE∥BC,那么∠ADE=∠B,∠AED=∠C,又∠A=∠A,但△ABC和△ADE不全等.这说明,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要点三、判定方法的选择
1.选择哪种判定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已知条件而定,见下表:
已知条件 可选择的判定方法
一边一角对应相等 SAS AAS ASA
两角对应相等 ASA AAS
两边对应相等 SAS SSS
2.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
(1)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
(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角边角”
1. 如图,已知在中,,,
求证:.
【分析】证明,为三角形的全等提供条件即可.
证明:,,



在和中

≌(ASA) .
【点拨】本题考查了ASA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抓住题目的特点,补充全等需要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 如图,已知:∠AEC=∠ADB,AD=AE.BD与CE相等吗?为什么?
【答案】,理由见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理由如下:
在△AEC和△ADB中,

∴,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角角边”
2、 如图,已知DE∥AB,∠DAE=∠B,DE=2,AE=4,C为AE的中点.
求证:△ABC≌△EAD.
【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再根据AAS证明△ABC≌△EAD解答即可.
证明:∵C为AE的中点,AE=4,DE=2,
∴AC=AE=2=DE,
又∵DE∥AB,
∴∠BAC=∠E,
在△ABC和△EAD中,,
∴△ABC≌△EAD(AAS).
【点拨】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根据AAS证明△ABC≌△EAD解答.
举一反三:
【变式1】 将的直角顶点置于直线上,,分别过点 、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连接.若, .求的面积.
【答案】32
【分析】根据AAS即可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所而,从而求出AD的长,则可得到的面积.
解:∵,,
∴,
∵,
∴,
在与中,

∴,,
∵,
∴.

【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余角的性质等知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 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垂足为、,
求证:.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为的中点,得到,再根据,,得到,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即可证明.
解:,

,,

为的中点,

在与中

≌,
∴.
【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找到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
类型三、添加条件构造三角形全等 
3.如图,已知∠B=∠DEC,AB=DE,要推得△ABC≌△DEC;
(1)若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________;
(2)若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C=EC ∠A=∠EDC ∠ACB=∠DCE (或∠ACD=∠BCE)
【解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依次去判断添加哪一个条件;现有的条件是,∠B=∠DEC,AB=DE,如以“SAS”为依据,还缺边相等,找边即可;若以“ASA”为依据,还缺角相等,找角即可;以“AAS”为依据,也是缺角相等,找角即可.
解答:∵∠B=∠DEC,AB=DE
∴(1)要利用SAS,则还缺少一边即:BC=EC
(2)要利用ASA,则缺少一角即:∠A=∠EDC
(3)要利用AAS,则缺少一角即:∠ACB=∠DCE.
故填BC=EC,∠A=∠EDC,∠ACB=∠DCE.
点睛:本题属开放型的题目,解答关键是明白SAS、ASA、AAS的含义,据已知,缺什么条件,找什么条件,直接或间接的都可以.答案不唯一是本题的特点.要根据已知条件的位置选择方法.
【变式1】如图,点C,F在线段BE上,BF=EC,∠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并加以证明.(不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
【答案】AC=DF(答案不唯一),理由见解析
【分析】先求出BC=EF,添加条件AC=DF,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
解答:添加AC=DF.
证明:∵BF=EC,
∴BF﹣CF=EC﹣CF,
∴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变式2】如图,点D,C分别在线段AB,AE上,ED与BC相交于O点,已知AB=AE,请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辅助线)使△ABC≌△AED,并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
解:根据SAS可以条件AC=AD,
根据ASA可以条件∠B=∠C,
根据AAS可以条件∠ACB=∠ADC.
【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变式3】如图,在△AEC和△DFB中,∠E=∠F,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有如下三个关系式:①AE∥DF,②AB=CD,③CE=BF.
(1)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所有命题(用序号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果 , ,那么 ”);
(2)选择(1)中你写出的一个命题,说明它正确的理由.
解:(1)命题1:如果①,②,那么③;命题2:如果①,③,那么②
(2)命题1的证明:
∵①AE∥DF,
∴∠A=∠D,
∵②AB=CD,
∴AB+BC=CD+BC,即AC=DB,
在△AEC和△DFB中,
∵∠E=∠F,∠A=∠D,
AC=DB,∴△AEC≌△DFB(AAS),
∴CE=BF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命题2的证明:
∵①AE∥DF,
∴∠A=∠D,
在△AEC和△DFB中,
∵∠E=∠F,∠A=∠D,
③CE=BF,∴△AEC≌△DFB(AAS),
∴AC=D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则AC-BC=DB-BC,即AB=CD②.
注:命题“如果②,③,那么①”是假命题.
类型四、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综合训练 
4 如图(1),已知中,,;是过的一条直线,且,在的异侧,于,于.
(1)求证:;
(2)若直线绕点旋转到图(2)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问与,的数量关系如何?请给予证明.
(3)若直线绕点旋转到图(3)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问与,的数量关系如何?请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证明;
(4)根据以上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直线在不同位置时与,的位置关系.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4)当,在的同测时,;当,在的异侧时,若,则,若,则
【分析】
(1)在直角三角形中,由题中条件可得∠ABD=EAC,又有AB=AC,则有一个角及斜边相等,则可判定△BAD≌△AEC,由三角形全等可得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进而通过线段之间的转化,可得出结论;
(2)由题中条件同样可得出△BAD≌△AEC,得出对应线段相等,进而可得线段之间的关系;
(3)同(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4)利用(1)(2)(3)即可得出结论.
解:(1)∵BD⊥AE,CE⊥AE
∴∠ADB=∠CEA=90°
∴∠ABD+∠BAD=90°
又∵∠BAC=90°
∴∠EAC+∠BAD=90°
∴∠ABD=∠CAE
在△ABD与△ACE中
∴△ABD≌△ACE
∴BD=AE,AD=EC,
∴BD=DE+CE
(2)∵BD⊥AE,CE⊥AE
∴∠ADB=∠CEA=90°
∴∠ABD+∠BAD=90°
又∵∠BAC=90°
∴∠EAC+∠BAD=90°
∴∠ABD=∠CAE
在△ABD与△ACE中
∴△ABD≌△ACE
∴BD=AE,AD=EC
∴BD=DE-CE,
(3)∵∠BAC=90°,
∴∠BAD+∠EAC=90°,
又∵BD⊥AE,CE⊥AE,
∴∠BDA=∠AEC=90°,
∠BAD+∠ABD=90°,
∴∠ABD=∠EAC,
在△ABD与△CAE中,
∴△ABD≌△CAE,
∴BD=AE,AD=CE,
∵DE=AD+AE=BD+CE,
∴BD=DE-CE.
(4)归纳:由(1)(2)(3)可知:当B,C在AE的同侧时,若BD> CE,则BD= DE +CE,若BD> CE,则BD= DE +CE,若BD< CE,则BD= CE- DE.
【点拨】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余角的性质,线段的和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 如图1,△ABC中,AB=AC,∠BAC=90°,点D是线段BC上一个动点,点F在线段AB上,且∠FDB=∠ACB,BE⊥DF.垂足E在DF的延长线上.
(1)如图2,当点D与点C重合时,试探究线段BE和D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D不与点B,C重合,试探究线段BE和D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BE=FD.证明见解析;(2)BE=FD,证明见解析.
【分析】
(1)首先延长CA与BE交于点G,根据∠FDB=∠ACB,BE⊥DE,判断出BE=EG=BG;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BG≌△ACF,即可判断出BG=CF=FD,再根据BE=BG,可得BE=FD,据此判断即可.
(2)首先过点D作DG∥AC,与AB交于H,与BE的延长线交于G,根据DG∥AC,∠BAC=90°,判断出∠BDE=∠EDG;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DEB≌△DEG,即可判断出BE=EG=BG;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BGH≌△DFH,即可判断出BG=FD,所以BE=FD,据此判断即可.
解:(1)如图,延长CA与BE交于点G,
∵∠FDB=∠ACB,
∴∠EDG=∠ACB,
∴∠BDE=∠EDG,
即CE是∠BCG的平分线,
又∵BE⊥DE,
∴BE=EG=BG,
∵∠BED=∠BAD=90°,∠BFE=∠CFA,
∴∠EBF=∠ACF,
即∠ABG=∠ACF,
在△ABG和△ACF中,

∴△ABG≌△ACF(ASA),
∴BG=CF=FD,
又∵BE=BG,
∴BE=FD.
(2)BE=FD,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D作DG∥AC,与AB交于H,与BE的延长线交于G,

∵DG∥AC,∠BAC=90°,
∴∠BDG=∠C,∠BHD=∠BHG=∠BAC=90°,
又∵∠BDE=∠ACB,
∴∠EDG=∠BDG﹣∠BDE=∠C﹣∠C=∠C,
∴∠BDE=∠EDG,
在△DEB和△DEG中,

∴△DEB≌△DEG(ASA),
∴BE=EG=BG,
∵AB=AC,∠BAC=90°,
∴∠ABC=∠ACB=∠GDB,
∴HB=HD,
∵∠BED=∠BHD=90°,∠BFE=∠DFH,
∴∠EBF=∠HDF,
即∠HBG=∠HDF,
在△BGH和△DFH中,

∴△BGH≌△DFH(ASA),
∴BG=FD,
又∵BE=BG,
∴BE=FD.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类型四、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 
5、如图,小颖站在堤岸边的A处,正对她的S点停有一艘游艇.她想知道这艘游艇距离她有多远,于是她沿堤岸走到电线杆B旁,接着再往前走相同的距离,到达C点.然后她向左直行,当看到电线杆与游艇在一条直线上时停下来,此时她位于D点.那么C,D两点间的距离就是在A点处小颖与游艇间的距离.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析】先根据题目条件证明,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解:根据题意,可知:,
,.
在和中,
所以.
所以(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即两点间的距离就是在点处小颖与游艇间的距离.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小明站在乙楼BE前方的点C处,恰好看到甲、乙两楼楼顶上的点A和E重合为一点,若B、C相距30米,C、D相距60米,乙楼高BE为20米,小明身高忽略不计,则甲楼的高AD是多少米?
【答案】甲楼的高AD是40米.
【分析】由图可知,EF∥DC,AD⊥DC,EB⊥BC,证明△AEF≌△EC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EF∥DC,AD⊥DC,EB⊥BC,
∴∠AEF=∠C,∠AFE=∠EBC=90°,
∵B、C相距30米,C、D相距60米,
∴EF=DB=BC=30米,
∴△AEF≌△ECB(ASA),
∴AF=BE,
∵DF=BE,
∴AD=2BE=2×20=40(米).
答:甲楼的高AD是40米.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