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诗经》的相关常识,把握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分析把握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女人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3.初步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知识链接: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它首创的比兴艺术手法和写实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 “雅” “颂” 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 “比” “兴” 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也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氓( ) 愆期( )
将子无怒( ) 载笑载言( )
来即我谋( ) 渐车帷裳( )( )
犹可说( ) 靡有朝矣( )( )
咥其笑矣( ) 乘彼垝垣( )(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匪来贸丝: 通 ( ) 将子无怒: 通 ( )
犹可说兮: 通 ( ) 隰则有泮: 通 ( )
3.古今异义。
至于 古义: 今义: 以为 古义: 今义:
泣涕 古义: 今义: 贿 古义: 今义:
三岁 古义: 今义: 宴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自主探究
1.完成本文结构图:
情 节 表现手法 归纳事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
2.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她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诗句)
3.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男子形象?他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诗句)
4.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三、赏析手法
1.诗中哪两章使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起兴的诗句和后面诗句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从全诗看,文中使用多处对比,请找出来,分析其作用。
四、学后反思
你如何看待女子的婚姻悲剧?从中给你什么启示?
【知识锦囊】
成语积累
二三其德——时而二,时而三。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二三:没有定准)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白头偕老——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
总角之交——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指代幼年) 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恳可信。
古代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 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