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
复习课 (第1课时)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含义,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3、记住水的密度;
4、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5、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物理量符号
通常用字母 m 表示。
1、定义:
3、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t =103Kg 1Kg=103g 1g = 103 mg
一、质量
生活中的质量单位:
斤、两
换算:
1千克=1公斤=2斤
1斤=0.5千克=500克
1斤=10两=500克
1两=50克
补充
补充
补充
单位之间的换算:
(1)60mg= _________ g = kg
(2)0.5t= kg = g
6×10-2
6×10-5
5×102
5×105
t kg g mg
10
10
10
练一练
估测常见物体质量:
1个中学生:约50kg
1包方便面:约100g
1只鸡或鸭:约2kg
1升水: 1kg
1个鸡蛋:约50g
1个苹果:约250g
1个大头针:约80mg
方便面
大头针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状态,温度改变,质量不变
物体位置改变,质量不变
火星
地球
在哪些地方我们会注意物体的质量?
想一想
超市购物(质量为47克)
买蔬菜
2.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根被压扁的了弹簧
B.一物体从地球被移动到月球上
C.一块被加热至发红了的铁块
D.不断长高的一棵树
D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
A.480 g B.0.02t
C.8000 g D.4.8×107mg
D
铜块
铁块
铝块1
铝块2
m铜 ≠ m铁 ≠ m铝1
m铝1 > m铝2
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1,他们的质量各不相同。
同种物质,铝块1和铝块2,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实验探究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符号:
3.公式:
4.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m-3 )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cm-3 )
(3)单位换算: 1 g/cm 3 = 1×103 kg/m3
5.物理意义:水的密度:1.0×103kg∕m3
物理意义是: 。
二、密度
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密度表 观察表中数据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1.一般:ρ固>ρ液>ρ气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4.(多选)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后,氧气( )
A. 质量减半 B. 体积减半
C. 密度减半 D. 条件不足
AC
3.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这里铁棒磨成绣花针之后,它的质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B
1.风的形成
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根据密度 ,密度变小;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三、密度的应用
2.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
你觉得调制彩虹果
汁需要什么性质不同的
预调果汁呢?
动动手:
5. 三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满水、煤油、硫酸如图,其中质量最小的是( )(ρ煤油 < ρ水 < ρ硫酸)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甲
乙
丙
B
6.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 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 无法判断
B
7.有一个体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
已知:
求:
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方法1:密度比较法
因为ρ球<ρ铜,所以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方法2:质量比较法
假设这个铜球为实心,则:由 得,
ρ实=ρ铜
m实=ρ铜V球 = 8.9g/cm3×40cm3 = 356g > 316g
因为 m实>m球 ;
所以,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方法3:体积比较法
空心部分体积 = 球的体积 - 壳的体积
空心部分体积 = 40cm3 - 35.5cm3 = 4.5cm3
因为V铜质量与密度
1、质量
2、密度
3、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运用密度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堂小结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