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本学期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欣赏内容。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有过多次欣赏美术作品的经历,所以本次欣赏课程是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运用审美的眼光与历史知识,认识“风俗画”这一绘画题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培养学生对风俗画的理解与感受,知道欣赏一幅古代风俗画题材美术作品要了解哪些信息,如何去欣赏。分析欣赏画家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线条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欣赏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并通过讨论和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感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认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特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节的《清明上河图》,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风俗画。
3.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一些方法。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长卷展示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画的那个朝代的情景吗?
学生回答,教师将其总结。
作品名称 作者 年代 画种 题材 主要技法 艺术价值
(二)看书,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来欣赏
课件展示画面细节,请学生根据课前读书上的文字内容解释画题并找出与对应的内容。(不知道的地方通过下面的欣赏来完成)
教师总结:介绍《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北宋风俗长卷。传世名作、一级国宝。作者张择端。原画作为线描作品。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历朝历代都有皇家画师对其临摹。
(三)赏析3D版本《清明上河图》
因为原作年代久远,很多地方已有些模糊,所以今天同学们见到的是清乾隆年间临摹版的图片,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看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 先通过课件整体欣赏一遍,听解说。初步感知。
2. 倒看,比较画面中建筑的不同,
3. 鼓励学生用合适的词来分别形容一下。体会作者对当时风俗人情、
交通工具等的表现。
3.单独分析虹桥一段。比较与原版的不同。
4、再次整体欣赏一遍,加深体会《清明上河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用线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五.《清明上河图》艺术成就总结
1、《清明上河图》是反映了宋代民情风俗的历史生活画卷。请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理解宋代的生活风情。
2、《清明上河图》全卷采用了全景式的构图,并且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解决了有限的画面空间和内容广阔的矛盾。
3、《清明上河图》全卷采用白描手法,朴素而且简练,是中国线描人物画里面代表作品。
五、拓展:
正是因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如此之高,近现代许多的工艺品都以它为题材。
作业:
放学后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学校对面海泊河两岸的建筑、设施、人物动作等,搜集资料,下次来绘画《我们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