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文档属性

名称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2-10-22 20: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部分软件的作用。掌握组装虚拟计算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学案式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学习硬件相关知识,并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硬件知识,利用flash小游戏了解软件的名称和分类,利用组装虚拟机的实践任务驱动学生掌握组装虚拟计算机的方法,进一步巩固软硬件理论知识。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树立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重难点 重点 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作用。
难点 掌握组装虚拟计算机的方法
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任务驱动 教 具 多媒体,学生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请学生观察面前的计算机,思考一下,计算机有哪些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起来作答。提出硬件的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由显示器主机鼠标和键盘组成。 通过眼前实物导入使学生对计算机先有一个直观的分类。同时引出硬件的概念。
新课讲授 ①学案式探究——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师要求学生学习硬件的学案,以达到以下目的:认识硬件的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基本功能了解硬件所属的范畴,以及技术指标。教师巡视,帮助个别有疑问的同学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以四到五人一小组,对本组学案进行学习。学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或向教师提出。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学案的技术性和趣味性更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②角色扮演——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教师提出任务,以第一人称扮演硬件。要说明硬件的组成,功能以及性能指标。 教师引导并评价学生的角色扮演。教师给出一些硬件图片,要求学生指认名称,并说明属于硬件什么区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 每个小组的代表来扮演角色,以“我是….”开头,用生动、幽默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学习的硬件。其他学生补充说明学生指认图片,说明硬件名称和所属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其他的学生也就能更加理解明确。
③flash小游戏——认识软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只有硬件计算机能否正常工作。教师提出软件的概念以及软硬件的关系。教师列举主要的软件,并向学生提出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软件的名称和分类。教师让个别学生给全体同学示范他的游戏结果。 ④知识小结教师给出计算机系统结构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总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打开文件接受柜,做flash小游戏。学生进一步巩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 阐明软硬件的相互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对软件更加熟悉,也富有一定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践活动 教师提出任务:一小排同学为一组,按照活动要求进行装机。教师巡视,检查,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打开教师发送的实践装机场文件夹。并按照要求进行装机。小组进行探究,讨论,列出本组的硬件配置表以及软件表。 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应用之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协作能力,并且使得学生对自己做出可以应用的作品有成就感,让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
评价展示 教师展示部分同学的软硬件配置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补充说明。教师对实践活动做总结。 学生提交软硬件配置表。学生对软硬件配置表进行自评,其他小组进行他评,从满足的功能以及价格上去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