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道之行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2 21:12:27

文档简介

石井中学 八 年级 语文 课教案
20 12 年 10 月 16 日
课 题 大道之行也 课时 1 课型 教读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班级 八.3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相关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课文2.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 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课前准备 多媒体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纲目 导学环节教法步骤 导 学 内 容 附注(效果如何,或今后要注意的事项。)
课 前 准 备 课件引领有助成功 有 项目有些多
学案导学一路顺风 有 实用
课前热身说唱都行 三分钟演讲以“理想”为话题 学生积极性高
检查作业落实命令 落实 效果较好
一、 导入新课,示题示标。
1、 导入新课随机新颖 《桃花源记》中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回顾《桃花源记》
2、 示题板题交代内容 大道之行也 指导学生看”提示“
3、 示标读标通俗易懂 出示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生读标
二、 探究体验,体会生成。
1、 探究展示初步体验 ①安排任务具体分明 小组长协调 明确任务
②自主探究先尽本能 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4)全班齐读课文。

自主学习
③合作探究答案初成 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④展示成果有待验证 小组长协调
2、 批改交流同学互评 学生展示完了以后,同位交流,互批互改 解决疑难
3、 攻坚解惑评价优劣 筛选疑难师生互动 巩固
②攻坚解惑学位主兵 能力提升
③评价优劣根据学情 培养自信心
4、 修改读背巩固强化 ①修改读背记入脑中 自主学习
②练习巩固强化提升


自主学习
5、 总结收获画龙点睛 ①反思草拟 谈收获
②自由展示
③教师展示或总结
三、 当堂达标,布置作业
1、 达标检测各显神通 ①自测 独立完成
②批改 教师指导
③统计 鼓励
2、 布置作业练预并重 ①本课作业 长。
②预习任务
课 后 反 思
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序号______日期______授课教师______学生姓名 分数----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翻译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前预习】
一、《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 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二、熟练朗读课文,划分停顿节奏,不会的做标记。
三 、解释“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检测预习】1、正音。
天下为( )公   选贤与( )能
男有分( ) 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
2、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 
A.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 能   C.讲信修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  
E.矜( ) F.皆有所养( )
G.男有分(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
I.不必藏( ) 于己
J.谋闭( )而不兴( )
K.盗窃乱贼( )而不作( )
L.故外户而不闭(
【合作研讨】  
1 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中的问题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拓展延伸】
1、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下载 (20.09 KB)2010-9-7 10:00
2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作业】
一、 翻译下列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按原文填空
大同社会实行民主选举即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同社会按需分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同社会人们各尽其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同社会人与人相互关爱亲如一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意相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背诵课文
【学后反思】
PAGE《大道之行也》当堂达标检测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大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所给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1.老而无子的人。( )
2.老而无夫的人。( )
3.老而无妻的人。( )
4.幼而无父的人。( )
三、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

四、翻译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五、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大同”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礼记 礼运;礼记;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二、1.独 2.寡 3.矜 4.孤
三、1.与:通“举”,推举;和 2.闭:阻塞;关 3.行:施行;走 4.为:是;刻成
四、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2.(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五、“大同”社会将是全社会的人都亲如一家,人人都会受到社会的关爱,老人有人赡养,孩子快乐地成长,青年人、中年人为社会尽力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享受应有的保障。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男的有稳定的职业,女的有美满的家庭。人们珍惜劳动产品,货尽其用;在劳动中人们都会尽全力去工作,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样人们就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共14张PPT)
《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礼记》及背景简介
听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一读课文:(自读)
诵读指导:
第一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三句用排比对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四句“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再读课文(齐读)
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 等
边读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回答。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选贤与能
jǔ 通“举” ,选拔.
讲信修睦
培养
故人不独①亲其②亲
故,所以。独,单独。
①亲,以…为亲 有“奉养”之意
②亲,父母
矜:guān
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皆有所养:
供养
不独①子其②子
①子,以…..为子,有奉养之意; ②子,子女.
男有分:
fèn 职分,指职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
wù 憎恶
不必藏于己:
私藏
谋闭而不兴:
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指造反。贼,指害人。
作,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
用门闩(shuān) 插门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
理解文意
讨论: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大同社会
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各抒己见
当今我们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大胆想象
你想象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拓展延伸
课外作业
搜集古今中外为了实现理想社会而奋斗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并说说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