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知识框图】
糅刚一片战争二次鸦片战到→匣午中日战倒
中
国
侵
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反
沉沦与反
战
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略
口
抗
求图农民阶级一→太平天国运动→区和团运动
民.主
王→英(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辛亥革命
的
潮/斗
探索与前进
流争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
中华民族抗争、探索到民族觉醒、独立的历程
口口
第10课鸦片战争
【知识网络】
【基础过关】
《南京条约》的内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原因
①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2100万银元;开放广
根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州、厦门、福州、宁波
②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闭关锁国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直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
过程爆发|12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
挑衅
商定等。
扩大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封建
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屈辱求和
结果《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主权↓主权
主义
封建
资本
影响开始沦为半硝民地半封建社
主义飞主义
外”—“赔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外国公使
进驻北京;外国
原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人到中国内地游
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历、经商和传教
直接原因修订条约遭到拒绝
;外国军舰和商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随后,法
船可在长江各口“赔”“九”二“天
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岸通航:赔偿英”:对英、法
经(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北上进逼天津,
法巨额白银;增赔款各增至
过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开沿海沿江十处800万两白银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签
通商口岸
;割九龙司地
订《北京条约》
方一区给英国
;承认《天津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
响加严重的侵害。
条约》有效;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
增开天津为商
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埠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重难点深化】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社会经沙/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
社会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
锁国的局面被打被,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融大世界发展潮流中,
对外关系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
社会生活近代化(共52张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知识网络】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民主主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革命的崛起国民党“一大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国共合作北伐(国民革命进入高潮
【基础过关】
沮丧的德因人
得意的
1五四运动
日本人
导火线
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过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中心在上海。
。一个号线巴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结(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
果|(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主力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两个标志r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性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质运动。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影(1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
响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四点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
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条/思想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件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个)标志
中共“一大”召开
外部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两个)纲领最高纲领
民主革命纲领
中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共
开展工人运动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个
实践上促成国共合作
奋斗目标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开展国民大革命
大中心工作
工人P
领导工人运
,马克思主义传播
「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四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意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共产国际的帮助
3、国民大革命
注意:
(1)开始: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
主义。
条1)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
在民族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则
件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在
线的必要性;
民权主义方面,主张普遍平等的
(2)1923年,中共“三大”决
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提出了
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
实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
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
现在广州召开。
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影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响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
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
来
合作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