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2年秋使用)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2年秋使用)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22 21: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镁 + 氧气 → 氧化镁
X
点燃
Y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认识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本质。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简单的化学问题。
验证猜想
实验一: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
质量的测定
实验三: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请组内讨论,形成实验方案并填写在学案上---选择什么装置,怎样测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制定实验计划
温馨提示:
1、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药品的用量,避免造成浪费。
2、磷燃烧反应的生成物易污染空气,请你想个好办法尽量避免造成污染。
3、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4、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
验(如有需要,可寻求老师帮助)
1、以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为例
铁钉 取少量硫酸铜 称量铁钉和硫酸 将铁钉放入 称量反应后
打磨 溶液于烧杯中 铜溶液的总质量 硫酸铜溶液中 物质的总质量
2、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别忘了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学案呀!
进行实验
汇报交流
你们实验名称
你们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是什么?
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分析原因,你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结 论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科学家的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碳酸钠 + 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破裂
重新组合
H2O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元素种类变了吗?
元素质量变了吗?
改变
物质种类呢?
分子种类呢?
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变了吗?
概念
本质
化学反应
总质量反应物、生成物
质量相等
原子的种类
不变
原子的数目
不变
原子的质量
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0g冰融化后变成100g水
B.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氯化溶液
C.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了
D.化学反应中的放热现象
end
s
C
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 原子的种类 ③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C
end
s
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质量总和相等,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汽逸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变小。
end
s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C,H
O
end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