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6 07:4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庆市萨尔图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0分)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计划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
1. 天问一号在前往火星的过程中( )
A. 远离太阳 B. 没有穿越天体系统
C. 不是天体 D. 需要穿越小行星带
2. 与地球相比,火星( )
A. 表面温度高 B. 自东向西转 C. 轨道倾角小 D. 大气密度小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地球在距离太阳较近的轨道上运行,这使得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
3. 材料中提到的天体系统包含的级别有(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4. 材料中提到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指(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C.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D. 大气成分适合
2019年8月29日电影《星际探索》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该电影讲述主人公为了寻找20年前执行海王星探索任务时失踪的父亲,开始了一段跨越星际时空的寻父旅程。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下列关于海王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巨行星 B. 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
C. 在图中的序号是⑥ D. 表面温度比地球低
6. 目前太阳系存在生命的天体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 B. C. D.
8.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 )
纬度低, 太阳高度角大 地势高, 离太阳近, 太阳辐射强
天气晴朗干燥, 大气透明度好
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 B. C. D.
下图是“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9. 此图反映的太阳活动对乔木生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黑子数量越多,乔木生长越快
B. 乔木生长速度与太阳活动强弱无相关性
C. 黑子活动越强,乔木生长越慢
D. 黑子释放高能带电粒子,刺激植物生长
10. 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 阴晴雨雪 B. 地球磁暴 C. 冰川融化 D. 季风环流
1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7月4日12时25分在吉尔吉斯斯坦(39.45°N,73.25°E)发生 3.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据此回答11题。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上部
C.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019年10月24日,俄罗斯千岛群岛一岛屿上的埃别科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海拔高度达2500米,火山灰尘流向东南方向,扩散了不到5000米。读下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火山灰物质的漂浮、沉降过程,这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4. 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15. 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③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④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历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6. 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中正确的是( )
A.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B. 三叶虫 →鱼类→恐龙
C. 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17. 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前寒武纪联合古陆形成 B. 在古生代形成了大量的金属矿产
C. 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D. 在古生代形成了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高大山系
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题。
18. 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20. 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 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
C. 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D.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21. 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挪威峡湾 B. 庐山 C. 崇明岛 D. 长江三峡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全年降水少,年际变化大②地表崎岖 ,地势起伏大
③地表森林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 ,松散碎屑物多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23. 该地夏季泥石流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原因是( )
A. 降水量大 B. 地震活动频繁 C. 气温高 D. 植被覆盖率低
24. 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某地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该地貌景观是( )
A. 风蚀柱 B. 风蚀蘑菇 C. 雅丹 D. 丹霞
26. 该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
A. 江南丘陵 B. 云贵高原 C. 准噶尔盆地 D. 华北平原
27. 该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
A. 流水的侵蚀作用 B. 风力的侵蚀作用
C. 风力的沉积作用 D. 流水的沉积作用
28. 抛物线形沙丘分布于半荒漠边缘地区或海岸带,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风力较大时,丘顶会继续向前移动把两个丘臂拉长。如图为我国某抛物线形沙丘(44°35′N,83°13′E)的剖面图。据此完成28题。
该沙丘( )
A. 丘顶可能向西北移动 B. 落沙坡较迎风坡颗粒物体积大
C. 因含水多而较为高大 D. 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
读图“桂林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29. 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冰川搬运 D. 海浪堆积
30. 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 气候干冷 B. 地表崎岖 C. 植被稀疏 D. 径流稀少
图为我国①、②两地区的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分别属于( )
A. 风成地貌、河流地貌 B. 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
C. 海岸地貌、冰川地貌 D. 冰川地貌、风成作用
32. 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 B. 侵蚀 C. 搬运 D. 堆积
33. 下列地形区中,最可能广泛分布图示②地貌的是( )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34. 下列选项中与“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这组地貌类型相对应的是
A. 黄土塬-钟乳石-荆江曲流-风蚀洼地
B. 长江三角洲-海蚀柱-桂林山水-丹霞地貌
C. 虎跳峡-云南石林-海南岛沙滩-雅丹地貌
D. 荆江曲流-溶洞-长江三角洲-风蚀蘑菇
美国东部时间 1986 年 1 月 28 日上午 11 时“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 27°39'N)发射,发射后在14.6千米的空中解体,残存的驾驶舱在惯性作用下升至19.8 千米的高空,随后开始自由落体,然后城落海面。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5. “挑战者号”解体时,位于地球大气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36. “挑战者号”残存的驾驶舱从开始自由落体到溅落海面的过程中,周围大气温度的变化是( )
A. 越来越高 B. 越来越低 C. 先降后升 D. 先升后降
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列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气 78.08 75.52
氧气 20.94 23.15
氩气 0.93 1.28
二氧化碳 0.03(变动) 0.05
37. 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8. 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 B. 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
C. 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 D. 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 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 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39.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b
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40.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 增强a辐射 B. 增强b辐射
C. 增强c辐射 D. 改变b的辐射方向
2、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
41. 材料一 图1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2为西安附近的古代半坡聚落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 宁夏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经过此地。图3为位于宁夏沙坡头铁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工程。
(1)甲地由于 作用,形成深厚的黄土层;后经地壳抬升,再长期遭受 作用,导致地表形成千沟万壑的特点。
(2)半坡聚落坐落于河流阶地中,简述先民选择在此建立聚落的主要自然原因。
(3)贺兰山东部山麓多 地貌,简析该地貌的成因。
(4)腾格里沙漠地区风积地貌的基本形态是 ,包兰铁路沿线多 灾害,说明草方格沙障工程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所起的主要作用。
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 D 3 B 4 A 5 D 6 C 7 C 8 D 9 A 10 B 11 A 12 B 13 A 14 B 15 D 16 B 17 C 18 B 19 A 20D 21 C 22 C 23 A 24 A 25 B 26 C 27 B 28 D 29 B 30 B 31 C 32 B 33 D 34 C 35 A 36 C 37 C 38 B 39 B 40 C
41.(1)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 4分
(2)接近河流,便于取水;地势较高,受洪涝灾害影响小;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利于农耕。4分
(3)冲积扇 山麓地带坡度减缓,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6分
(4) 沙丘 风沙 增大地表粗糙度, 降低风速, 从而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