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0-22 22: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三龙二中李银松
教学目标
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了解滑轮的特点,会组装滑轮组。
3、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了解功和功率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间的关系,能计算机械效率,并用机械效率解释有关现象。
5、能在具体实际中找到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
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
种类
平衡条件
F1·L1=F2·L2
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特点及实质
滑轮组
力的关系
功、功率及机械效率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功的计算
W=FS
做功快慢
功率的定义
功率的计算
P=
W
t
做功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测量及计算
η= ×100%
W有用
W总
=FV
距离的关系
a:支点O
b:动力F1
c:阻力F2
d:动力臂l1
e:阻力臂l2
o
.
F1
F2
.B
.A
l2
l1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有关杠杆的名词术语
1、杠杆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第一节、杠杆
2、作力臂的方法
1.找支点
2.沿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
3.过支点作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所得垂线段就是力臂(用大括号标出)。
F1
F2
L2
L1
例1、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FI
L2
O
L1
F2
注意:F1,F2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
答: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杠杆有一定的重力,为保证实验中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成立,必须使杠杆的重力(包括两端的平衡螺母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是要保证杠杆的总重力乘以其力臂为零。(使杠杆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
(2)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答: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量得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就是力臂,此时杠杆如果不水平,则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就不是力臂。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右”或“左”)。
2、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杠杆平衡,如图,则:
·
L1
L2
在两边钩码下同时 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杠杆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 _____边下降
(3)费力杠杆
(1)省力杠杆
(2)等臂杠杆
4、杠杆分类:
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动力臂=阻力臂,
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例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例3、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G
O
A
(二)滑轮、滑轮组
定滑轮
特点:不省力,可改变施力的方向
实质:
等臂杠杆
G
F1
F2
F3
动滑轮
特点: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若不计摩擦时,
F=1/2(G动+G物)
实质:省力杠杆
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既可省力,又可改变施力的方向
F
F
G
G
1
2
F=
G
1
3
F=
G
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轮轴实质:省力杠杆
斜面作用:省力
二、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功的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3、功的计算:
W=FS
4、功的国际单位:
注意: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J
13.小明同学用40N的水平推力沿水平地面推重为200N的小车,匀速前进了5m,所用时间为20s,在这个过程中 ( )
A.重力做功1000J.
B.推力做功200J.
C.小车所受合力为160N.
D.小明做功功率为50W.
马拉车前进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国际单位:瓦特 ,符号 W
常用单位:千瓦 (k W)、兆瓦(mW)
1、概念:
3、公式:
4、单位:
1千瓦(k W)=1000瓦(w)
1兆瓦(mW)=1000千瓦(k W)
2、意义: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第四节 功率

P =
W
t
F s
t
F v
=
关于功率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C.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
D.做功越省力,功率越大
例4、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器材”:
磅秤、刻度尺、秒表
物理量:
质量m、高度h、时间s
人提沙子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克服自重做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有用功 :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
额外功 :无利用价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  :动力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
四、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定义: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表达式:
没有!因为额外功的存在,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
为什么?
×100%
η=
W有用
W总
h物
S绳
G物
W有用
W总
=
G物h物
F绳S绳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原理:

=
G物h物
F绳nh物
=
G物
n F绳
计算式:
注意:实验过程中应
竖直匀速拉动测力计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增大物重;
(2)减小动滑轮重;
(3)减小绳重及摩擦
1、滑轮、滑轮组提升重物:
W有用= Gh
w总 = FS
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用10N的力F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使物体匀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为20cm/s,
(1)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求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多大?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2)若考虑绳重及摩擦,实际拉力为12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F
解;(1)不计绳重及摩擦 f=3F=3X10N=30N
P=FVF=FX3V物= 10NX3X0.2m/s=6W
(2)η=W有用/W总 = f.S物/(F.SF)
=f/3F=30N/3X12N=83.3%
例、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__m,
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N,拉
力的功率为___W,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
80
96
91.7 %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例9.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物重350N,动滑轮重40N(绳重及摩擦不计),若重物匀速提升2m,则1、拉力F为多大?
2、有用功多大
3、总功多大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例10.如图所示,物体G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所做的功是600J,物体向左移动了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求:
(1)拉力F是多少?
(2)额外功是多少?
例.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上的A点和B点分别作用两个力F1和F2,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已知OA=10cm,AB=20cm。
(1)若F1=12N,方向竖直向下,问作用在B点的力F2的最小值为多大?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钩码移动的距离/m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3 1.2 0.1 0.3
例. 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表中空白处写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值;
(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 运动。实验中除弹簧测力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