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4课时 笔算乘法(3)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4课时 笔算乘法(3)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6 14:35:41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数 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上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3)
理解掌握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知道乘法中的乘数也叫因数。
课堂目标
复习旧知
1. 口算。
7×8+6=
62
7×4+5=
33
3×5+7=
22
5×9+5=
50
2×8+8=
24
4×9+8=
44
2. 列竖式计算。
12×8
6
9
=96
1
9
=91
6
3 6
=366
4
1 2
=1284
2
8
13×7
61×6
321×4
1 2
× 8
1
1 3
× 7
6 1
× 6
3 2 1
× 4
复习旧知
2. 列竖式计算。
14×5
0
7
=70
4
5
=54
4
2 8
=284
6
5 4
=5466
2
6
18×3
71×4
911×6
1 4
× 5
2
1 8
× 3
7 1
× 4
9 1 1
× 6
复习旧知
自主探究
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4×9=
把24×9看成30×9
30×9=270
24×9=
方法一:估算
方法二:笔算
2 4
×
9
6
3
1
2
24 × 9
把24×9看成20×9
20×9=180
24比20大
24比30小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少。
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
216
答:9箱饮料一共有216瓶。
自主探究
巩固练习
4 8
7
×
6
3
9 2
8
×
1 3 7
6
×
4
×
1 7 9
5
6
3
7
2
2
8
6
1
7
48×7=
92×8=
137×6=
179×4=
336
736
822
716
3
1
4
2
3
3
1. 做一做。
2. 列竖式计算。
12×8
1 2
8
×
6
9
=96
1
13×7
1 3
7
×
1
9
=91
2
61×6
6 1
6
×
6
6
=366
3
321×4
3 2 1
4
×
4
8
=1284
2
1
14×5
1 4
5
×
0
7
=70
2
18×3
1 8
3
×
4
5
=54
2
71×4
7 1
4
×
4
8
=284
2
911×6
9 1 1
6
×
6
6
=5466
4
5
巩固练习
3. 小玲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米?
185×7=
1 8 5
7
×
5
9
3
2
5
1
1295(米)
答:小玲家到学校的路程有1295米。
巩固练习
4. 填空。
37
46
258
420
530
380
×9
24
58
373
420
530
380
×6
333
414
2322
144
408
2238
巩固练习
5. 电影院每天放映 4 场电影。每天
最多能有多少人看电影?
278×4 =
2
1
答:每天最多能有 1112 人看电影。
1112(人)
2 7 8
× 4
3
3
1
1
巩固练习
每场最多卖278张票!
课堂小结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乘另一个乘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3)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部分学生已经对连续进位的笔算有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甚至遇到这样的连续进位时能够直接在算式上进行口算了。经过统一的教学以后,学生会正确计算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掌握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知道乘法中的乘数也叫因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口算。
课件出示。
7×8+6= 3×5+7=
7×4+5= 5×9+5=
2×8+8= 4×9+8=
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三”第3题。
指名板演,集体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体验
1.观察情境图。
课件出示教科书P62例3情境图。
师: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吧。
(1)读取信息,列出算式。
师: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能获知:操场上有1个老师和3个学生,有9箱饮料,一箱饮料有24瓶。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问题:有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2)组织学生列出算式。
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列式呢?
这里学生不太可能出现列加法算式的情况,因为加数的个数太多了,学生能体会到用加法计算不简便。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24×9。
2.小组讨论,探究算法。
(1)尝试估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有多少瓶?
学生独立估算后,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1:24接近整十数20,可以把24看成20来估算,因为20×9=180,所以24×9大约是180。
预设2:把24看作30,乘9后得数是270,那么24×9的得数大约是270。
预设3:将24分别估成20和30,24×9的积就在180和270之间。
预设4:将9估成10,得数大约是240。10箱是240瓶,那么9箱饮料的数量一定比240瓶少。
【设计意图】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学生知道了加减法验算的方法。但是关于乘法算式的验算学生暂时没有很好的方法,所以在精确计算之前,应先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再精确计算,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结果的习惯,体会估算的价值。
(2)探究笔算方法。
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的瓶数,该怎么办?
学生汇报:那就不能用估算的策略,只能精确计算。
师: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学习的笔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请用竖式计算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预设1:计算时忘记进位或忘记加进位数。
预设2: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预设3:乘法口诀记忆错误,导致整个计算结果错误。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在纠错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计算,并板书:
(提示:9与2相乘得18,加上个位的进位数3得21,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乘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写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积的百位上。)
【设计意图】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知识,所以这里设计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重点是检查学生对连续进位和竖式书写的掌握情况。若发现学生出错,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3.比较分析。
课件出示例2、例3的竖式计算。
师:这道题与前一节课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
预设1: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预设2:笔算的方法是相同的。
预设3:计算的结果都是要进位的。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1:计算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2:例2的计算只用进位一次,而例3进位了两次。
预设3:例2是不连续进位,例3是连续进位。
师: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还非常善于思考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3)]
4.小组讨论,总结算法。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要怎么计算?
学生能说出一两个要点,但是不一定能说完整,师生在多轮交流、讨论中,总结出计算的一般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乘另一个乘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进位数直接写在百位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量计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逐步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教师指着乘法算式中的数,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设计意图】增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为第二学段教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做准备。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P62“做一做”。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板演。
(2)师:竖式书写时要把数字写清楚,相同数位要对齐,进位数字一定要对准位置,向十位进的数要写在十位上。
(3)师: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积的百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明确:每计算一步,都要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要检查。
2.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P65“练习十三”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表达。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你有什么收获?笔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算完后要检查。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3)
有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24×9=216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计算方法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多问问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练习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