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9.2 总复习:数的世界(二) 教学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9.2 总复习:数的世界(二) 教学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6 18: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2课时 数的世界(二)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用计算器计算
◎解决问题的策略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解决行程问题
知识梳理

开机键
关机键
消除键
运算符号键区
等号键
显示屏
数字键区
(5)最后按 键即可显示出结果。如果要清
屏按消除键 ,要关机按关机键 。
=
AC
OFF
用计算器计算
(1)按下 键,打开计算器;
ON
(2)先按数字键输入第一个数;
(3)按运算符号键;(4)输入第二个数;
按键
屏幕显示
ON
0
9
5
95
+
95
2
8
28
=
123
=123
1384 2233÷29
先用计算器计算2233÷29,纪录结果,再用1384减去刚才记录的数据。
=1384 77
=1307
计算时,一般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当运算顺序与算式的书写顺序不同时,需要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把计算器清屏后,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先用计算器计算原题中已给出的算式,观察算式的特点及所得结果的特点,从中总结出规律,然后运用规律去解决接下来的问题。
111111÷37037=3
222222÷37037=6
444444÷37037=
666666÷37037=
333333÷37037=9
999999÷37037=
[教科书42页练一练]
12
18
27
女生:(120 24)÷2=48(人)
男生:48+24=72(人)
画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和差问题时,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把得数带入原题检验时,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女生:
男生:
多24人
120人
?人
?人
画直观示意图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0米
5米
先要算出鱼池的长。
150m
?平方米
画图时,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逐步画出示意图,且要把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清楚,最后再结合示意图列式解答即可。
运算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0+56=56+40
用字母表示:a+b=b+a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39+18)+22=39+(18+22)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b×a
乘法交换律
8×9=9×8
用字母表示:(a×b)×c=a×(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2×15)×6=2×(15×6)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
(6+4)×24=6×24+4×24
(3+5)×11=3×11+5×11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可以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解决行程问题
综合应用

(教科书第107~109页)
1. 用计算器计算。
1620÷36×24
321 7824÷48
=45×24
=1080
=321 163
=158
(520+208)×58
=728×58
=42224
6336÷(897 798)
=6336÷99
=64
2. 用计算器计算每组的前三题,再直接写出后
两题的得数。
12×9 8=
123×9 7=
1234×9 6=
12345×9 5=
123456×9 4=
(1)
100
1100
11100
111100
1111100
(10 1)÷9=
(2)
(200 2)÷9=
(3000 3)÷9=
(40000 4)÷9=
(500000 5)÷9=
1
22
333
4444
55555
3. 说说下面的式子各表示什么运算律。
a+b=b+a
a×b=b×a
(a+b)+c=a+(b+c)
(a×b)×c=a×(b×c)
(a+b)×c =a×c+b×c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4.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8+175+62
36×25
=(38+62)+175
=100+175
=275
=4×25×9
=100×9
=900
201×34
=(200+1)×34
=200×34+34
=6834
13×25×4
=13×(25×4)
=13×100
=1300
329 186 14
=329 (186+14)
=329 200
=129
630÷45
=630÷9÷5
=70÷5
=14
18×45+18×55
=18×(45+55)
=18×100
=1800
=(226 26)×35
=200×35
=7000
226×35 26×35
5. 实验小学用水缸收集雨水,
用来浇花、浇树和打扫卫生。
(1)一场大雨后,全校21个容量是394升的水
缸都装满了水。一共收集到雨水多少升?
394×21=8274(升)
答:一共收集到雨水8274升。
(2)大扫除时,平均每个教室用水102升,37个
教室共用水多少升?(先估计,再计算)
102×37=3774(升)
答:37个教室共用水3774升。
(3)剩下的雨水用来浇草坪,平均每平方米需
用水5升,还能浇多少平方米草坪。
(8274 3774)÷5 =900(平方米)
答:还能浇900平方米草坪。
6.
单价 数量 总价
5元/本 120本
85元/本 255元
3个 96元
600元
3只
32元/个
速度 时间 路程
65米/分 12分
96千米/时 288千米
8秒 400米
780米
3小时
50米/秒
7.
(1)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
两船的速度分别是26千米/时、17千米/
时。经过25小时相遇。上海到武汉的
航道长多少千米?
(26+17)×25 =1075(千米)
答:上海到武汉的航道长1075千米。
(2)两艘轮船分别以17千米/时和26千米/时的
速速同时从上海开往武汉。经过25小时,
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26 17)×25 =225(千米)
答:两船相距255千米。
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底比腰长
3厘米。它的底是多少厘米?(先画出示意
图,再解答)
底:
腰:
腰:
30厘米
3厘米
腰:(30 3)÷3 =9(厘米)
底:9+3 =12(厘米)
答:它的底是12厘米。
9. 南港小学去年九月份用水360吨,十月份用
水30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水费120元。
每吨水多少元?
120÷(360 300) =2(元)
答:每吨水2元。
10. 用4块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正
方形或长方形,拼成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厘米?(先画图,再解答)
周长:8×4×2+8×2
=80(厘米)


周长:8×2×4=64(厘米)
11. 果园里有20行桃树,每行棵树相等。如果
再栽同样的5行,就比原来增加了120棵。
果园里原来有桃树多少棵?
120÷5×20 =480(棵)
答:果园里原来有桃树480棵。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