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 古诗三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春天的小燕子是勤劳的,鸳鸯是慵懒的。那么小鸭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这些国画中均有题诗。这些题写在画上的诗就叫作“题画诗”。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题画诗。
助学资料
生平介绍: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苏轼(1037—1101)
huì
chóng
tún
字词乐园
我会读
惠 崇 豚
惠
小鸭游泳
崇
豚
我会写
惠
芦
(实惠)
(崇高)
(芦花)
崇
芽
(豆芽)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恩惠 惠赠 优惠
造句:这个超市里的商品都很
实惠。
huì
部首:心
书写指导:上横短,竖写在竖中线上,“日”扁宽,“心”的卧钩呈月牙形,向左上出钩,末点在钩外。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尊崇 崇尚 推崇崇拜
造句:他特别崇拜乔布斯。
chónɡ
部首:山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山”窄小,“宗”的宝盖头要宽,横钩要长,托上盖下。“山”下边是“宗”。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芦苇 芦芽 芦根 芦花
造句:洁白的芦花随风飘荡。
lú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艹”的横要长,“户”的撇要写舒展。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发芽 豆芽 嫩芽 萌芽
造句:春天来了,柳树都抽出
了嫩芽。
yá
部首:艹
书写指导: “艹”的横要长,“牙”最后一笔撇从横中线起笔。
点击播放
正
(zhēng) 正月
(zhèng) 正是
辨析
表示正月时,读zhēng ;其他情况一般都读zhèng 。
多音字
例句
正(zhēng)月里正(zhèng)是农闲的日子。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注意诗歌节奏
huì
chóng
tún
sū shì
sòng
lóu hāo
朗读指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气呵成,重音落在“花”上
竹外桃花
三两枝
春江水暖
放慢速度,读出桃花的错落有致
略微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
欲上时
节奏放慢,给人想象的空间
认一认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季
找一找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品读鉴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 桃花 春江 鸭
蒌蒿 芦芽 河豚
①有的景物刚刚萌发,比如粉红的桃花才开了三两枝、春水回暖不久、芦芽破土而出;有的景物生机盎然,比如鸭子在戏水、蒌蒿很茂盛、河豚为了繁育后代逆流而上。这些都显示出春天朝气蓬勃的景象。
景物特点
②这些景物色彩分明,有红色的桃花,翠绿的竹子、蒌蒿和芦芽,还有碧绿的江水。
③竹子、桃花、蒌蒿、芦芽是静景,江水、鸭子、河豚是动景,这些景物一起构成了一幅春江晚景图。
春江晚景图
丛丛翠竹沐浴着春风,随风摇曳。竹林旁,桃树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汩汩的春江水啊缓缓地流淌着,几只鸭子扑楞着翅膀在江中嬉戏……
(课后第2小题)
满地的蒌蒿正青翠,芦苇也开始抽出嫩芽,嫩嫩的,绿绿的;我们仿佛听见芦苇拔节和河豚逆流而上的声音……
小结:很遗憾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已经失传,但我们可以通过读苏轼的这首诗,想象出这幅古画中美好的春景。
再读诗歌,思考:诗歌所写的内容中哪些是惠崇画中有的?哪些是诗人想象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画中实景
诗人想象
长江一带的人食河豚,用蒌蒿、荻笋、菘菜烹煮。荻笋就是芦芽。
江里的鱼很多,苏轼为什么偏偏想到了河豚呢?蒌蒿、芦芽和河豚又有什么关系呢?
菘菜
读读下面两句苏轼关于美食的诗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感情。
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是诗人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诗人捕捉到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再现了画中生机勃勃的江南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主旨概括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实写
联想
桃花 三两枝
水暖 鸭先知
蒌蒿满地 芦芽短
河豚 欲上时
喜爱早春美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后习题答案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首诗展现了江南美丽的春景,朗读时语调要轻柔。第一句中的“花”要重读,“三两枝”要读得慢一些,读出画面的层次感;读第二句中的“春江水暖”时,稍拖长音,读出温暖的感觉;第三句读得快一些,表现出对大地一片生机的无限喜爱;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
②背诵课文:先理解诗意,反复诵读古诗;然后抓住古诗中的事物,边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边背诵古诗。
如:抓住“竹外”“桃花”“鸭”“蒌蒿”“芦芽”“河豚”等字词来帮助背诵。
有脚阳春
唐朝名臣宋璟在地方上当官时,为政清廉,每到一处,都尽力为当地做好事,使民风变得淳朴起来,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
宋璟任广州都督时,广州一带的人都用竹子建屋,屋子经常发生火灾,他便教当地人用
课后拓展
砖瓦修建房屋,大大减少了火灾的发生,造福了百姓,百姓非常感激他。于是人们都称赞他为“有脚阳春”,即长了脚的春天,他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温暖。
宋璟任宰相期间,辅佐唐玄宗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成为唐代的贤相之一。
一、读《惠崇春江晚景》,回答问题。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我是从“( )”这个词语看出来的。
2.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和动态的景物分别有哪些
春季
春江
随堂练习
静态的景物:竹、桃花、江水、蒌蒿、芦芽;动态的景物:鸭、河豚
二、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惠崇春江晚景》写了怎样的景象。
春天到了,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桃花只开了两三枝,但是依然美丽。江水变暖,鸭子们最先知道春天来了,它们争先恐后地下水游泳。蒌蒿长了满地,芦苇开始长出嫩芽。我想:这应该是河豚逆江而上的时候吧!
一、用你手中的小画笔把你想象到的诗句描写的画面画出来吧。
二、收集四首苏轼的诗歌并熟读。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