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满分:100分 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 (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2.下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晋
3.秦朝时“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这主要说明秦朝时 ( )
A.兵役频繁 B.徭役繁重 C.赋税沉重 D.法律严酷
4.(2021辽宁丹东期末)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资料卡,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开始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人:刘邦、项羽 起义原因:统治者的暴政 起义地点:大泽乡
A.开始时间 B.领导人 C.起义原因 D.起义地点
5.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
A.秦的暴政 B.子婴投降 C.巨鹿之战 D.大泽乡起义
6.(2020山东临沂兰陵期中)“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③实行“推恩令”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7.(2021独家原创试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安机关持续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 )
A.统一文字 B.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
C.颁布“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2021湖北武汉武昌期末)“他重建汉朝,天下从乱走向治,从纷争走向统一”,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是 ( )
A.赢政 B.刘邦 C.刘秀 D.曹操
9.(2021江苏扬州仪征期末)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从而导致“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状况是 ( )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中央和地方矛盾加剧 C.君主权力日益加强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0.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起义军头裹黄巾,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材料中的“民变” ( )
A.动摇了秦朝的统治 B.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D.稳定了西周初期的政治形势
11.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12.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
A.改进造纸术 B.发明印刷术 C.修筑都江堰 D.编著《史记》
13.(2020山东济宁中考)东汉末年,因疫病流行而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于撰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4.(2020四川成都中考)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5.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作者是蔡伦 ②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
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④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6分)
1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写名字)?(2分)
材料二 看图说史
(2)根据所学分别说明秦朝时丞相、御史大夫的职能。(4分)
材料三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你知道秦朝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吗?(4分)
材料四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4)“秦,虽死犹存”,根据所学回答,秦朝给后世留下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17.(13分)西汉是继秦朝之后中国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它的发展值得我们探究。
【建国篇】
材料一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王珪
材料二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1)材料一中的“汉祖”指的是谁?“西灭无道秦”后建立的是哪一政权?(4分)
(2)造成材料二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发展篇】
材料三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汉书》
(3)材料三中的“与民休息”指的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什么政策?列举西汉三位推行这种政策的统治者。(5分)
【繁荣篇】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人物统治时期出现了哪一治世景象?(2分)
18.(14分)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对大臣说,天下长期战斗不止,大家受苦是因为有诸侯存在。现在天下刚刚稳定,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就是树立敌对势力,要想实现安宁那就难了。
材料二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材料三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政策。专卖政策-规定:煮盐、冶铁及其贩卖,全部收归官府,不许私人经营。
材料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在地方采取了什么管理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了哪一项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在哪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大一统?(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选取了哪家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朝实行的什么措施使孔子“被放在一个神坛上”?(4分)
(5)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目的?(2分)
19.(16分)学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后,某校七年级
(1)班历史小组开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史书记史】
材料一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雅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1)材料一 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
【看图说史】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图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2分)
(3)请说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
【材料析史】
材料三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首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说明,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4分)
(5)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这一职位的设置说明了什么?(4分)
【今人鉴史】
材料四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6)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公元前221年,赢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选择A。
2.C 题干给出的图片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C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这段材料说明了秦朝赋税沉重。
4.B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故选B。
5.A 根据所学可知,秦的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的是A。
6.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是文帝和景帝采取措施形成的治世局面;实行“推恩令”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B、D三项,①②④⑤都是“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C项符合题意。
7.B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故选B。
8.C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9.D 题干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故选D。
10.B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东汉黄巾起义的口号。184年,太平道创立人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一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虽然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故选B。
11.B 由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因此选B。
12.A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使得造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从而使纸逐渐普遍被使用,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此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13.B 据题干关键信息“撰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B符合题意。
14.B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选项B符合题意。
15.B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赢政。
(2)丞相:掌管行政事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
(3)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1)据材料一中的“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赢政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3)秦朝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蜿蜒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4)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7.[答案]
(1)刘邦;西汉。
(2)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
(3)休养生息;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4)文景之治。
[解析]
(1)材料一中的“汉祖”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2)造成材料二状况的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3)材料三中的“与民休息”指的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西汉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统治者有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4)材料四中的人物统治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景象。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18.[答案]
(1)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2)“推恩令”。
(3)经济。
(4)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巩固统一、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解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实行了分封制,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在地方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的措施。
(2)由材料二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3)由材料三和所学可知,经济方面,汉武帝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据此回答本问即可。
(5)是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目的是巩固统一、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9.[答案]
(1)张骞出使西域。
(2)A:长安;E:大秦。
(3)材料一张骞出使西域为材料二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4)重要地位: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5)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说明了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6)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张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因此“然骞凿空”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
(2)观察材料二中图片可知,图中“A”“E”所代表的地点分别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和终点大秦。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之间的关系即可。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即可。
(5)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6)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