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窗 课件+素材(2课时,33+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天窗 课件+素材(2课时,33+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6 09:06:58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课时
3 天 窗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小小的,开在房顶的窗户?
课前导入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生活在江南小镇,屋顶的天窗对作者的童年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助学资料
作者生平: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小说《子夜》《春蚕》等。
茅盾(1896—1981)
jiè
我会读
安慰 慰藉 卜落
wèi

字词乐园




bo(萝卜 )
bǔ(未卜先知 )
多音字
例句
辨析
“卜”只有在“萝卜”一词中读bo,其他情况下一般都读bǔ。
妈妈竟然知道我今天会去买萝卜(bo),真是能未卜(bǔ)先知呀!



摘星星






(安慰)
(慰藉)
(锐利)
(沙滩)
(帐篷)
(占卜)
我会写





(闪烁)
(蝙蝠)
(霸王)
(猫头鹰)
(蝙蝠)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尉”略扁一点,“心”写得宽一点,托住上面的“尉”。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心
组词:慰问 慰劳 宽慰
造句:我们应该大力抚慰灾区人民,鼓励他们重建家园。
wèi
重点字讲解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艹”的横长些,“耒”的第三横略长,稍往上提,最后一笔为短点。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艹
组词:慰藉 蕴藉
造句:孤单的时候,书籍给了我心灵的慰藉。
jiè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广”的竖撇要舒展,包围住里面的部分,“隹”是四横,“鸟”写得扁一些。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广
组词:猫头鹰 老鹰 鹰爪
造句:雄鹰在高高的蓝天上展翅翱翔。
yīng
慰藉:安慰、抚慰。
造句:这消息给了他们很大的慰藉。
扫荡:扫除涤荡;泛指彻底清除。
造句:残暴的敌人扫荡了整个村庄。
解词义
真切:真实确切;清楚明白。
造句: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善良的天性。
阔达:开阔,通达。
造句:一匹骏马驰骋在阔达的平野上。
初读感知
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
1
2
3
交代乡下房子开天窗的位置、形状和原因。
写孩子们下雨被叫回家和夜晚被喊去休息时,由天窗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获得心灵安慰。
4
5
6
7
写作者由天窗生发出对孩子想象力的思考和赞美。
8
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一想:天窗开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课后第1题)
品读鉴赏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开窗后
木板窗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比喻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交代了天窗的位置。
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课后第2题)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夏天阵雨来了时。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写出孩子们不能在雨里玩耍的失望、委屈、不满。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休息”表明孩子们上床是不情愿、被迫的,写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无奈。
为什么在下雨天和晚上休息时,孩子们需要“慰藉”呢
下雨天,孩子们被关在黑乎乎的屋子里;晚上,孩子们被迫上床“休息”。孩子们被管束,心里充满失落和不满,自然需要“慰藉”。
天窗是如何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课文的生字词,了解了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了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课堂小结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bō li shǎn shuò yè yīng
( ) ( ) ( ) ( )
bà qì shí zú biān fú hé tān
( ) ( )( )
慰藉
玻璃
闪烁
夜莺
霸气十足
蝙蝠
河滩
课堂练习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shān shàn  
1.木板窗扇( )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2.夜鸟扇( )着翅膀飞走了。
shān
shàn


jī  qí
3.小小的天窗真神奇( )呀!
4.自然数有奇( )数和偶数之分。




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把课文读通读顺,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共32张PPT)
第2课时
3 天 窗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乡下的老屋有一种独特的设计——天窗,并体会到了被关在黑屋子中的感受。
苦闷、无奈、孤独
孩子们会一直这样“孤独”下去吗?孩子们是怎样从天窗获得“慰藉”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探究吧。
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下雨时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品读鉴赏
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想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雨 “卜落卜落跳” 写出孩子情绪的欢快。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你能具体想象出风雨雷电是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吗
你想象到,这雨_________,这风_______,这雷___________,这电_________,怎样猛厉地扫荡了世界……
这雨瓢泼一般,从天上倾泻下来,洗涤着世间的一切尘埃。
这风肆虐地咆哮着,从天窗上跑过发出凄厉的喊声。
这雷隆隆地从天窗上滚过,就像擂动的战鼓。
这电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劈开了天地间的黑暗。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锐利”表明孩子们透过天窗向外观察时,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天窗就像放大镜,把孩子们细微的感受放大了十倍。
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晚上被喊去休息时,孩子们透过天窗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完成下表。
看到的事物 想到的事物
一粒星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云彩
一条黑影
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无数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
我们知道了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了外面不一样的精彩世界,谁能说说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原本孩子们被关在小屋子里,内心是苦闷的、无聊的、寂寞的,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想象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广阔神奇的世界,此时他们得到了乐趣和安慰,所以天窗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天窗虽然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但乡下孩子快乐的源泉在于他们活泼会想。
思考:孩子们从天窗中是怎么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课后第3题)
孩子们用丰富的想象力,透过天窗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如孩子们从玻璃上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这就是从“无”中看出“有”;将“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成“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这就是从“虚”中看出“实”。
开天窗的位置、形状和原因
唯一的慰藉
阵雨来时
晚上“休息”时
赞美孩子的想象力
赞美天窗
赞美想象力
板书设计
天窗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乡下孩子雨天和夜晚时从天窗中获得的乐趣和慰藉,表达了对孩子们想象力的赞美和对天窗的赞美。
主旨提炼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教材习题答案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示例:“扫荡”让人感觉风雨雷电的威力很大,雨直接落在天窗上,产生了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使孩子们的想象变得活跃。透过天窗能看到的景象是有限的,但却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此时的天窗就像放大镜,把孩子们细微的感觉放大了十倍百倍,说明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想象不受时空限制,所以这种通过想象带来的感受要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更强烈。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沈佺期《横吹曲辞 折杨柳》
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
——李端《题从叔沆林园》
课外拓展
带有“窗”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道这小小的天窗不是神奇的吗?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着舞。
课堂练习
3.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喜欢跑跳。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本文是著名作家______的作品,写孩子在雨天、夜晚把______作为观察______的唯一窗口,天窗引发了孩子们丰富的______。全文词汇丰富,句式既工整又多变化,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世界
茅盾
天窗
想象
拟人
排比
比喻
课后作业
请大胆想象,完成小练笔。
1.雨天或是雪天,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乘坐汽车、火车或飞机时,看着窗外的世界,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选择一种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第7自然段法写一段话,请用上“也许……也许……也许……”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