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知识点+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知识点+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7 10: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1-3节 声音的传播与耳和听觉
第一讲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说明 ①“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
②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并不一定能听见(举例: );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例1 如图中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扬声器播音泡沫粒跳动 B.音叉发声溅起水花
C.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D.大钟发声球被弹起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________不能传声。传声所需的物质称为介质。
2.声波:与水波相似,声音也是一种波。
声波的应用: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内脏中的结石,科学家用声波来探测海水深度等。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1)声速:声音每秒钟在介质中传播的路程。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2)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越快。V >V >V 。
例2 (扬州中考)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金属物质
 回声及应用
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会______回来,再传入人耳,我们就听到了回声。
1.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缘故。
2.回声测距:声音从发出到返回的路程,称为双程。双程的路程是单程(即距离)的2倍,双程所用的时间也是单程的2倍,计算时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例3 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得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仅仅为了装饰  D.以上都不对
 对回声的不理解
例4 教室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墙壁不能反射声音 B.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C.反射时声音从窗户跑掉了 D.回声太小
 关于声速的理解不够全面
例5 如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 度(千克/米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 速度(米/秒) 330 316 5200 500 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随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例6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1.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击鼓时,会看到碎纸屑在鼓面上不断地跳动。在此实验中,碎纸屑的作用是(  )
A.使鼓面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鼓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
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 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
5.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 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 /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____________。
(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 0.5 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计算这个山谷的宽度。
耳和听觉
 耳的构造及各部位功能
1.耳的构造:如图
2.各结构功能
结构 功能
外耳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
中耳 鼓膜 随着声波的振动而引起振动,将振动传到听小骨
鼓室 与耳道一起引起共鸣,并且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
听小骨 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
咽鼓管 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内耳 耳蜗 内有液体和____________,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信息
前庭 感觉头部位置变动,产生信息
半规管
说明 人耳的功能
①听觉功能。
②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内耳中的半规管、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③晕车、晕船、航空病的原因是由于位觉感受器过于敏感。
 听觉的形成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即: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听小骨→耳蜗→听神经→________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3.听觉障碍与失聪
鼓膜、听小骨受损引起传导性耳聋。
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引起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
例2 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
A.鼓膜     B.耳蜗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
(1)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快慢。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那么频率就是100Hz。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
(1)振幅:物体振动的________。
(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与距离的关系: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将它们分辨出来,就是因为音色不同。人们通常所说的“音质不同”指的就是音色。材料和结构不变,其音色就不会变化。
(1)声音的三要素是:
①______(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______越大,音调越高).
②______也叫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______越大,距发声体越近,______越大).
③______也叫音品,(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______是不同的,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和______决定的.)
(2)声学上用分贝作为单位计量声音的强弱,符号为dB。正常说话的分贝数为40~60分贝。
(3)人的听觉:人类的听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20赫到20000赫之间的声音。据此,人们将低于20赫的声音称为次声,超过20000赫的声音称为超声。
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声音音调高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物体轻轻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高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一头牛的叫声和一只蚊子的声音,下列关于它们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的叫声音调高,蚊子的声音音调低
B.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声音音调高低相同
C.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蚊子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噪声污染
4.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或加一些消声装置。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建造隔音墙等,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被吸收而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超声波和次声波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波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不能被人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并通过接收碰到猎物后返回的超声波来辨别猎物的方位及距离,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不能被人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对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分不清楚
例6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不清楚
例7 小丽同学在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把眼睛闭上,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与耳无关
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响度是145dB以上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练 习
2.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应该是( )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C.痛觉和触觉都存在 D.痛觉消失,触觉存在
3.蒙起眼睛,堵住耳朵,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会产生的味道是( )
A 、橘子味 B 、草莓味 C 、无味 D 、混合的味道
5.雷声是下列哪种物质振动发出的(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液体和气体
医生用的听诊器是靠什么传递声音的(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和气体.
7.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慢的是(  )
A.30℃的空气 B.20℃的空气 C.水 D.铁
8.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咸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对酸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把一块石头投入水中.在距石头落水处不同距离的岸边的人.树上的鸟.水中的鱼同时听到声音.则距石头落水处最远的是( )
A.鱼 B.鸟 C.人 D.一样远
10.当我们睡觉时,头部下垂后会立即醒来,接受这一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鼓室 B耳蜗 C 半规管和前庭 D听小骨
具有听觉感受器的结构是-- 。
1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14.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  )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 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5.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在人与山之间时拉响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钟后听到汽笛声(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又经过1.2秒钟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声音,则人与山相距-
17.某人站在一座与自己相距680米的山崖前大喊一声,若该人能听到自己的喊声的回声,则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听到。
18.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鸣笛后2s内收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此时司机立即刹车.问刹车处司机距障碍物多远?
19.在下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
A.听小骨 B.耳蜗 C.听觉神经 D.鼓膜
20.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到声音,其主要原因是影响了( )
A.神经冲动的传导 B.鼓膜的振动 C.耳蜗接受刺激 D.听小骨的振动
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 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 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 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3.(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2)以上操作中分别要注意什么条件
4.试试看:如图所示,取8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到右将杯子排在桌子上,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只杯子,会发现最右边的杯子音调_________ (选填“高些”或“低些”).接着小明用8只可乐瓶,分别装入不同的水,用嘴对着可乐瓶口吹,会发现最右边杯子音调________(选填“高些”或“低些”)。
6列三张图片分别反映了飞机以三种不同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声波的情况.图中一系列圆表示声波的传播情况,A点表示飞机的位置.请你利用给出的图,确定飞机飞行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填a、b、c).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8.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
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 s。
(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
(3)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
(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
参考答案
第一讲
【要点详解】知识点1:振动 停止 例1 C 知识点2:介质 真空 例2 C 知识点3:反射 例3 A
【易错点拨】例4 B 例5 C
【综合应用】例6 B
【巩固提升】1—3.BBC 4.液体 能
5.(1) (2)339 (3)在空气温度低时进行试验 (4)s=vt=342m/s×(0.3s+0.5s)/2=136.8m
第二讲
【要点详解】知识点1:听觉感受器 例1 C 知识点2:大脑皮层 例2 D 知识点3:振动 高 幅度 例3 C
知识点4:例4 C 知识点5:例5 D
【易错点拨】例6 A 例7 C
【综合应用】例8 (1)ABC ADE 100 1.02
(2)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的音调的高低
【巩固提升】1—4.ADAD 5.振动 声波 噪声
6.(1)咽鼓管 (2)鼓膜
练习
D D C D B
尖甜根苦、酸中侧咸
A C
耳蜗
D A B 544m 4S 320m D B D
1.A
2.136m
3.(1)响度;音调;(2)第一次实验保证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第二次实验要保证拨动尺的力量相同。
4.高些;低些
5.B
6.C
7.A
8.(1)0.1;(2)51米;(3)34米;(4)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