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汇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汇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6 11: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汇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该训令出自(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雍正帝
2.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 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决策
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D.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3.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要求
C.明初倭患猖獗 D.清初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的需要
4.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
A.相权不断削弱 B.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C.皇权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5.明末清初,“工、商皆民生之本”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小农经济发展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中央集权加强
6.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7.“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提出《资政新篇》
8.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
见黄龙上大旗。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缘于《南京条约》规定(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 2100 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9.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
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 B.完全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确实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10.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
C. 甲午战争后 D. 镇压义和团运动过程中
11.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
12.京师大学堂筹办于1898年,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政治派别是( )
A.地主阶级改良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保障议会中心地位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确立责任内阁制度
14.下图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
A.甲午战争的影响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15.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贞现十四年(公元641年),魏征上书唐太宗,说:“臣闻君为元首,臣做股肱……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唐太宗也经常对臣下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在明代,以官员批评皇帝为核心的君臣冲突表现的尤为突出。成化四年,宪宗为满足生母周氏愿望,命大臣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明中期以后,“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于是“科道”谏言,“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天启年间,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熹宗皆不纳。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时期君臣共治得以实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君臣冲突加剧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8分)
17.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6分)
(3)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 1861—1929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年) 口号
1861—1899 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阅读上表,任选两个时段的“口号”拟定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4分)
历史答案
1-5 ACBCA 6-10 CBADB 11-15 CCABB
16.(1)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政治环境宽松,君主善于纳谏;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提供制度保障;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的约束。(任答三点6分)
若答材料: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参政机会;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参与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提供了条件。(给3-4分)
(2)表现: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群臣指责皇帝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英宗嫡后,违背礼制;谏官指出皇室与民争田的弊政;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宦官魏忠贤。(任答两点4分)
影响: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4分)
17.(1)“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近代史开端)。(2分)
“胜利”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2分)
(2)表现: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等;(6分)
(3)问题: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分)
18.论题: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
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更多的国人走上救亡之路。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利用西方科技来挽救统治危机;19世纪末,面对列强瓜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戊戌变法运动兴起;晚清政府以新政为口号,掀起了立宪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1分)
19.(1)特点:传承性,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贯穿始终;多样性,古代传统文化领域广阔,有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包容性,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形成新的文化成果;本土性,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重伦理,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秩序。(任答两点4分)
(2)表现:由维护封建礼教转变为批判礼教;由压抑人的个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个性;由为专制统治服务转变为适应民主政治;由重等级秩序转变为重自由平等。(任答两点4分,只答出近代转向的也可酌情给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任答3点6分)
(3)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丰富民族精神;为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