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6 09: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妙喻悟文化,
“破”“立”见真章
——《拿来主义》
鲁 迅
素养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先破后立的写作手法。
3.领会“拿来主义”的内涵,树立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字音字形
文体知识
预习成果
提示:此处是四个超链接,内容在最后面
任务一:理清思路,初识“拿来主义”
活动一: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1.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
2.学生到黑板展示讲解。
任务二:披文入理,细悟“拿来主义”
1.本文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但前半部分却用不少篇幅论述其他内容,是否偏题?
活动二:跳读课文,合作学习: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排外
误国
媚外
卖国
军事、经济、文化的外来侵略
前半部分重点写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送来主义
错误
正确
形成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先破后立:先破错误的观点,再提出正确的观点
不偏题
①先破后立,为下文做铺垫,先打破错误的观点,才能建立新的观点,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②对比衬托,这二者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突出。
2.欣赏课本剧,思考:剧中出现了哪几种人?他们的做法分别是什么?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课本剧欣赏
废物
全盘接受
崇洋媚外
孱头
昏蛋
害怕继承
拒绝借鉴
全盘否定
盲目排斥







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精华部分
精华与糟粕并存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糟粕部分
送博物馆,
其余毁掉
吃掉
走散
送到药房
喻体
态度
本体
鱼翅
鸦片
烟枪烟灯
姨太太
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他占有,挑选。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3.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任务三:深化探究,践行“拿来主义”
辩题:你是否赞成出国留学
请你运用“拿来主义”的观点,
任选一方,写一段陈词。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没有拿来的,国家不能自成为新的国家;
没有拿来的,世界不能自成为新的世界。
谢谢观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_______ _______ ______
散文集:_______ 散文诗集:______
杂文集: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坟》 《热风》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作家作品
《且介亭杂文》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特点:
①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②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③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④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读准字音
自诩 孱头 冠冕
脑髓 蹩进 吝啬
譬如 残羹冷炙
(xǔ)
(càn)
(guān miǎn)
(suǐ)
(bié)
(lìn sè)
(pì)
(gēng)(zhì)
针灸
(jiǔ)
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当时国内文化界各种错误思潮泛滥,在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有的叫嚷复古主义,有的鼓吹“全盘西化”,有的盲目排外等。
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