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及其原因
2、知道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
3、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视频学习】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
会议
结果
意义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在联合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视频学习】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思考】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45年,联合国创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为什么用“恢复”而不是“加入”?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 爆炸成功
1970年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1968年 南京长江大桥 落成
材料三:随着亚非拉一批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已在联合国中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少数国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合作探究】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
二、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一: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年中,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材料二: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三:美国总统尼克松: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不明智的,从根本上讲也是不成功的。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了。
材料四: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核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美关系的转机
美苏争霸、美国不利
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中国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合作探究】
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原因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美苏争霸、美国不利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中美关系的转机
重要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小讲师
1971年4月
1971年7月
1972年2月
1979年
“乒乓外交”
基辛格
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发布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
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的历程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27日
毛泽东接见田中角荣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中日建交】相逢一笑泯恩仇
从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出现了与中国
建交的热潮
二、中美、中日建交
外交事业的发展
(2)1979年中美建交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70年代外
交成就
2.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
(3)1972年中日建交
时间:
政策:
改革开放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全方位外交
外交策略:
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重新启动中日韩
合作
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
①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②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决捍卫多边主义 中国智慧闪耀联合国
作为这一多边机制的坚定捍卫者,中国为提升联合国的权威性和凝聚力,贡献了从思想到行动、从理念到方案的一系列中国智慧,受到广泛赞誉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中国海军赴亚丁湾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慧
国
大
智
与
担
当
袁隆平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
中国参与
中国援助叙利亚难民
④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合力打击跨国犯罪
时间:
政策:
改革开放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全方位外交
外交策略: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外交布局:
取得成就: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
取得成就: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合作探究】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全方位外交
课堂小结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交事业的发展
(1)表现
(2)成就
(2)中美建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70年代外
交成就
2.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
(3)中日建交
①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
②中美关系的改善
③中美建交过程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课堂巩固 + 做题方法回顾
1、[2020·宁波中考]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下列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
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国留学
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020·苏州中考]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B
D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