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外国语中学九年级语文练习(二)
一(20分)
1.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近日,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jiē晓,其中,有带领村民成功脱贫、实现整村摘帽的村党总支书记,有在北斗组网、探月工程等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专家,还有在疫情期间往返于各大医院及医疗队驻地运输物资的投递员 他们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升华理想境界,生动_______ (展现 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①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词语。(2分)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②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jiē( )晓 驻地( )
③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2.综合性学习。(8分)
九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正眼看招牌】在XX超市门口张贴了“友情提醒”的告示:“进入超市,请自觉佩带口罩,并保持一米距离。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度难关,早日战胜疫情。”细心的你发现其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告诉商家及时更正。(2分)
【我写广告词】在图书馆墙上,有这样一句话:“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你认为这则公益广告妙在何处?请你也模仿它的语言风格,写一句广告词。(4分)
【补充好春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面这副对联是为抗击疫情而作,请将合适的选项填在对联的空白处,使其完整、合理(只填序号)。(2分)
上联:凛风虐病,____________ 下联:雁字云笺,____________
①十里樱花传好音 ②守望相助护国泰
3.用诗文名句填空。(6分)
①一抹晚烟荒戍垒, 。(纳兰性德《浣溪沙》)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③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⑤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的两句是: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70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4—5题。(6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4.试品析“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3分)
5.本词是首“壮词”,词人结尾却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你对此如何理解?(3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0题。(18分)
【甲】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年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的父亲。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年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2分)
尔 何 来 窃 吾 所 秘?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①七岁善书( ) ②流涕曰( )
③四支僵劲不能动( ) ④腰白玉之环(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9.【甲】文中的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你认为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4分)
10.【甲】【乙】两文分别记叙了王羲之与宋濂学有所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
(三)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完成11—14题。(13分)
【甲】次日,马二先生才起来,他文章已是停停当当,送了过来。马二先生喜道:“又勤学,又敏捷,可敬可敬!”把文章看了一遍,道:“文章才气是有,只是理法欠些。”将文章按在桌上,拿笔点着,从头至尾,讲了许多虚实反正、吞吐含蓄之法与他。他作揖谢了要去,马二先生道:“休慌。你在此终不是个长策,我送你盘费回去。”A道:“若蒙资助,只借一两银子就好了。”马二先生道:“不然,你这一到家,也要些须有个本钱奉养父母,才得有功夫读书。我这里竟拿十两银子与你,你回去做些生意,请医生看你尊翁的病。”
【乙】冯琢庵又问道:“操选政①的还有一位马纯上,选手②如何?”A道:“这也是第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③,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彼此谈着。
[注]①选政: 这里指编选乡试、会试中式试卷之事。②选手:这里指编选文章的本领。③不甚行:不太能卖得动。
11.【甲】【乙】两段文字都出自《 》,作者是 ,文中的人物“A”是 。(3分)
12.请结合具体内容,分别说说【甲】【乙】两文中的“A”的不同特点。(4分)
13.作者描写了“A”的前后变化,你认为目的是什么?(3分)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B.《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C.《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及时雨”、吴用的绰号“智多星”、林冲的绰号“行者”。
D.《艾青诗选》中收录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大量诗作,这些诗作的特点是力量雄浑,语言直截了当,意象强烈鲜明。
(四)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15—18题。(17分)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但很少见到花。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这些与其说是常见,不如说是常备。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也将母亲训练得心灵手巧,家里很多淘汰的旧物都被她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
②母亲不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有那么几年时间,我们家安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我到桂林读大学,父母送我去报到,趁机游览一下桂林山水。那是我第一次跟父母出远门,应该也是父母第一次一起出门旅游。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窗外可以见到清澈的漓江水。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花。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趣的花,就像花坛里有一个小人国。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每次进出旅馆,我们都要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人脸花”。分别的时候,母亲想找找有没有种子可以带回家,找了半天没看到一粒果实。突然,母亲指着一簇角落里的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用手指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看到,我都会朝这些“小脸”会心一笑,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想起我们一家五口人。
④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阳台角落还留着几棵实用的小葱和辣椒,稀稀拉拉,枯老了也没被摘下放到锅里。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⑤除了在阳台种花,母亲也喜欢用花瓶插花。但我从来没在家里见过“人脸花”。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去花市买一枝回来,不用费心管理,可以观赏半年之久。母亲会挑果实多的那一枝买回家。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张张“小脸”。整齐的五瓣花瓣,嫩黄、粉红、紫色的脸膛,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我在微信上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2日第 20 版)
15.文章写花为主,为什么还要记叙、描写许多蔬菜?(4分)
16.赏析文章第③段的划线句子。(4分)
17.请揣摩文中第④段的划线句,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4分)
18.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五)阅读《窗》,回答19—22题。(共16分)
窗
【澳大利亚】泰格特
①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②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③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的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④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⑤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⑥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⑦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困不得而知。
⑧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⑨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⑩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11)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12)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13)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14)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15)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9.概括小说中“不靠窗的病人”心态变化的过程。(3分)
愉悦陶醉→ → → →心满意足→惊愕不已
20.第④段有什么作用?(4分)
21.“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以此结尾有哪些含义?(4分)
22.小说以“窗”为题有何妙处?(5分)
三(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江河正是因为有高山的阻挡,改变了奔流的航向,才有了九曲回肠的壮美;嫩芽正是因为有石头的重压,改变了生长的方向,才能彰显出它生命力的顽强;梅花正是因为有凛冽的寒风,改变了开放的时间,才能展现它铮铮的铁骨。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改变,改变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改变也是为了让我们去迎接新的自己。
请以“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参考答案
1.①略 ②揭 zhù ③展现
2.【正眼看招牌】“带”改为“戴” “度”改为“渡”(1字1分)
【我写广告词】巧妙引用了诗句(1分),委婉含蓄地告诉读者要放轻脚步,以免打扰别人(1分)。仿写(略)(2分)
【补充好春联】②①(1个1分)
3. ①半竿斜日旧关 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四面歌残终破楚 ④一蓑烟雨任平生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①交代了季节,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②渲染了出征前雄壮的氛围,③抒发诗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④为下文描写战场激烈的厮杀场景做铺垫。(写满4点给3分)
5.①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梦里都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②但由于朝庭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③当梦醒回到现实,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得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
6.尔/何来窃吾所秘?
7.①善于、擅长 ②眼泪 ③同“肢” ④在腰间佩戴
8.①不满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②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9.①天资聪颖,如“七岁善书”;②好学上进,如他看见父亲枕头下的书法专著《笔说》,悄悄拿出偷学;③胸怀大志,如他请求父亲教授书法,是为了不让别人超过他。④勤奋刻苦,如不满一个月,他的书法水平就有很大进步,来自于天资,更来自于勤奋刻苦的练习。(如入木三分,说明他的笔力深厚,是苦练的结果)(1点1分)
10.正侧结合。【甲】文通过记叙“不盈期月,书便大进”,正面表现了王羲之的巨大进步;通过描写卫夫人对王羲之的评价以及“入木三分”故事,从侧面表现他的学有所成(2分)。【乙】文描写描写宋濂忘记生活的艰苦,正面表现他专注于学习;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严酷、物质条件的匮乏,以及“同舍生”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侧面表现宋濂专注学业,学有所成。(2分)
11.《儒林外史》 吴敬梓 匡超人(匡迥)
12.【甲】文中,①匡超人勤奋好学,如“马二先生才起来,他文章已是停停当当,送了过来”;②匡超人对马二先生毕恭毕敬,如“他作揖谢了要去”。【乙】文中,③匡超人虚伪善变,如他说“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④吹牛撒谎,毫无廉耻,如“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1点1分)
13.①运用对比手法,②通过一个农家子弟从纯朴善良到人格沦丧,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的前后对比,③揭露了恶浊势利的社会风气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1点1分)
14.A
15.①暗示了当时家境的一般,母亲靠种菜解决一家人的温饱;②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她整日忙碌,没有时间养花;③赞美了母亲的能干,母亲很懂种菜;④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她将刻有名字的葫芦照顾得很好,却忽视了刻有自己名字的葫芦。
16.①比喻,将三色堇比作人的脸谱,(1分)②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三色堇花形状的可爱,色彩的丰富,(2分)③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1分)
17.示例:“唉,爸爸妈妈的白发又增多了,好在他们的身体还很硬朗。真希望年年都能回家与他们团聚,为他们染黑头发,让他们越活越年轻。”(写出三层含义的给4分)
18.①母亲当年用最朴实的词语“人脸花”诠释了三色堇的花语——请思念我;②三色堇寄托了母亲对生活在外的儿女的思念;③也抒发了作者对父母家人的思念;④收束全文,使全文结构完整;⑤升华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1点1分)
19.答案示例:嫉妒而惭愧 怨愤不平 冷酷麻木 (每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①景物描写,是靠窗病人想象的美丽、生机的景色,②为了自己与病友消除寂寞,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③表现了靠窗病人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④为文章最后的光秃秃的墙埋下伏笔。(1点1分)
21.①这样的结尾讽刺了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②反衬了无私的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1点2分)
22.①“窗”既指病房实际的窗,也喻指人物的心灵。②故事围绕“窗”展开,它是行文线索,引发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③反映了作品主题,给人以人生的启迪。④单字作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点4分,4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