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作者简介
155-220,字孟德,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军事家
官渡之战《孙子略解》《兵书要接》
文学家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风格苍劲悲凉。代表作《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隐逸诗人
田园诗人
靖节先生
陶渊明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 、“七子”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
曹操、曹丕、曹植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歌行体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歌声长短而言。一般来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用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诵读诗歌,分别找出两首诗的诗眼。
一忧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苦短
二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人才难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忧
功业未就
《短歌行》
忧
《归园田居》
归
归
田园
丘山
尘网
如果你就是曹操正在寻找的那位贤才,你会为《短歌行》中的哪句诗所打动?是何种诗歌技巧赋予了它动人心弦的力量?
陶渊明用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了田园风景,单独拿出一句来看,都是一幅田园风光画,你最喜欢哪一幅田园风光?诗人是如何安排景物的?
一个故事,一句诗
一个画面,一句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一个画面,一句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屋宅、树木 近
村落、炊烟 远
桃红、柳绿 绘色
狗吠、鸡鸣 绘声(以动衬静)
户庭、虚室
室外
室内
白描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短歌行》的创作背景:
1)北方已经完成统一,曹操能号令北方,虽历经多次的征伐,人才齐聚,军力强盛。
2)赤壁大战失利之后,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南北方的实力达到一段时间内的平衡,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遭遇挫折。
3)曹操巩固边防之后,退回北方,曹操已至人生暮年而人才损耗,民生凋敝,对于他这样的政治家而言,急需治军兴民,百废待兴。
4)不仅曹操在北方需要发展,南方的蜀汉与东吴皆需要发展,大家都在为提升实力而奋斗,对人才的追逐可谓不择手段。
陶渊明的出仕经历: 29-42岁,五次出仕、四次归隐
第一次: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第二次: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
第三次: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第四次: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
第五次: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小结
人生苦短
求才不得
功业未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短歌行
归
田园
丘山
自然(真)
尘网
樊笼
(官场)
归园田居
隐者的自然真诚
诗人的人生态度?
曹操
陶渊明
雄心的志者
真诚的隐者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