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美,一江春水愁 ——《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语言构建与运用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对比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理解文学作品将抽象的感性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吟咏感受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 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分析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 理解文学作品将抽象的感性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教法方式】 多媒体 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南唐末代君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写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当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是时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此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宋代王铚《默记》云:“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据这些记载可知,宋太宗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之心由来已久,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词牌入题,体味情感 思考一:为什么一代帝王李煜会选择《虞美人》为词牌名 (提示:知人论世)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标出节奏,诵读诗歌。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翻译全词) 四、合作探究 披文入情 1. 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 应当是哪个字? 2.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分析李煜为何而愁,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愁思的? (鉴赏诗歌的两把金钥匙——意象+关键词) ①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总结: 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 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 五、巩固拓展 提升能力 任务一:古典诗词中那些“化抽象为具体”的文人“愁” 分析以下写愁的诗句,将抽象的“愁”化成了什么? 李白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秦观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任务二:在李煜词作中,写愁出神入化的句子比比皆是,都已成为千古绝唱,阅读李煜的下面的三首词,体会写愁的方法。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清平乐·多少恨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备注:
爱国感恩,好学友爱 自制自立,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