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梅花鹿
身穿梅花袍,
头上顶双角。
翻山又越岭,
全身都是宝。
(打一动物)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狮子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作。书中收录了300 多则寓言,其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动物。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的经验。《伊索寓言》对后代欧洲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
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传播最多
的经典作品之一。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都出自这
里,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乌鸦喝水》等。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抱 子 近 开
匀 不 眉 得上
shī
chèn
zhòu
pèi
yuàn
bī
sā
jīn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倒映( yìng yìn ) 欣赏( sǎng shǎng )
匀称( chèn cèn )
√
√
√
皱
称
怨
狮
逼
撒
运用:她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致
zhì
至
字义:给予,送给;招引,使达到;样子,情趣;细密,精细。
组词:(致命)(致富)(错落有致)
字义:到;最好的;极,最。
组词:(至于)(至宝)(至高无上)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
.
.
称
chèn
chēng
(对称)
(称呼)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读一读:
1.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你就称心如意了?
2.爸爸看电视时禁止我们喧哗,可是当看到精彩之处,他又禁不住大声喝彩。
3.妹妹一撒手,刚捡好的豆子又撒落了一地。
.
.
.
.
.
.
禁
jīn
jìn
(不禁)
(禁止)
撒
sā
sǎ
(撒开)
(撒种)
自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如何读好长句子
如果句子很长,一口气读不下来,可以按照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结构把句子分成小段,在小段之间有一个很短的停顿(换气),使长句子能从容、自然、流畅地读出来。
朗读示例: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 .
. . . .
. . . .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是否能读好长句子。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鹿
匀
传
致
上下结构
塘
哎
狮
赏
配
映
欣
叹
结构:半包围
组词:鹿角 马鹿
部首:鹿
笔画:十一
“广” 的点在竖中线上,横画长,长撇舒展到位。
鹿
lù
结构:左右
组词:池塘 半亩方塘
部首:土
塘
táng
笔画:十三
“土”稍偏上,末笔变提。
“唐”第三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撇尖伸向“土”下。
结构:左右
组词:倒映 交相辉映
部首:日
映
yìng
笔画:九
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底部右低。
“日”,框内短横在横中线上。
“央”,长 横在横中线下方,长撇的撇尖伸向“日”下。
结构:左右
组词:欣赏 欣喜
部首:欠
笔画:八
“斤” 的第二笔为竖撇。
“欠”的捺要伸展。
欣
xīn
结构:上下
组词:鉴赏 赏心悦目
部首:贝
赏
shǎng
笔画:十二
第五笔是横撇。
“贝”居下居中,与中间“口”同宽。
“ロ”扁。
易错提示:下部是“贝”。
结构:半包围
组词:匀称 均匀
笔画:四
第一笔为斜撇,横折钩要正。
被包部分稍向左。
匀
yún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致敬 专心致志
部首:攵
致
zhì
笔画:十
“至”的末笔横改提。
“攵”第一笔撇伸到左边点下,第三笔撇的撇尖伸向“至”下。
易错提示:右边是反文旁。
结构:左右
组词:分配 按劳分配
部首:酉
配
pèi
笔画:十
“酉”里面有一横,不能丢。
易错提示:右部“己”,不是“已”。
左大右小。
结构:左右
组词:传来 宣传
部首:亻
笔画:六
竖折撇向下行笔时略微向左倾斜。
传
chuán
结构:左右
组词:哎呀 哎呦
部首:口
笔画:八
“口” 字略小且偏上,撇画舒展,捺画有力。
哎
āi
结构:左右
组词:狮王 河东狮吼
部首:犭
狮
shī
笔画:九
“师” 第二笔竖撇沿竖中线行笔,撇尖伸向“犭”下侧。
结构:左右
组词:叹气 赞叹
部首:口
笔画:五
左小右大。
叹
tàn
“又”的捺画要舒展。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鹿角 池塘 倒映 欣赏 匀称 别致 传来哎呀 狮子 叹气 痛快 精美 倒影 机灵 机会 配得上 没精打采
2.听写生字、词语。
填一填:
一开始,鹿非常 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 ,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 ,而美丽的角却害他差点儿送命。
欣赏
难看的腿
狮口逃生(共14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你读过《伊索寓言》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作。书中收录了300 多则寓言,其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动物。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的经验。《伊索寓言》对后代欧洲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
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传播最多
的经典作品之一。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都出自这
里,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乌鸦喝水》等。
鹿科 是哺乳纲偶蹄目的一科动物。体型大小不等,是有角的反刍类,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纬 40°以北地区及西南非洲,全世界约有34种,共16属约52种。
狮子 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suān ní),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伊索寓言》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的寓言故事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朗读视频
抱 子 近 开
匀 不 眉 不上
shī
chèn
zhòu
pèi
yuàn
bī
sā
jīn
匀称
抱怨
皱眉
配不上
不禁
狮子
逼近
撒开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chèn chēng),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 jīn jìn )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鹿不敢犹豫,撒( sā sǎ )开长腿就跑。
√
√
√
【倒映】
【匀称】
【别致】
【抱怨】
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
跟寻常不同,新奇。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均匀;比例和谐。
【挣脱】
【没精打采】
【灰心丧气】
【犹豫】
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奋力摆脱。
拿不定主意。
形容遭遇失败或困难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再读课文,填一填。
救了鹿的是( ),差点儿害了鹿的是( )。
A.美丽的角 B.难看的腿
A
B
1.查资料,填一填。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 _____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 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伊索古希腊著名的______、
______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2.观看《伊索寓言》中寓言视频,和爸爸妈妈交流自己的感受。
伊索
民间
哲学家
文学家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共10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含有“鹿”的四字词语
指鹿为马 逐鹿中原 鹿死谁手
群雄逐鹿 秦失其鹿 即鹿无虞
鸿案鹿车 鹿走苏台 共挽鹿车
说明事物不是十全十美的句子
1.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3.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戴复古《寄兴》
科利亚的木匣
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他的木匣。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
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妈妈说:“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埋在地下哩。”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小伙伴们围上来,都朝着科利亚笑:“你的算术不管事啦!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争论的故事
今天,盛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可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兄弟俩为什么争论?结果怎样?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共36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本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读课文,勾画出相关内容,体会鹿在危险来临前后的心情变化以及对角和腿的看法变化,进而联系实际,体会课文要说明的道理;最后试着根据相关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重点学习:运用心理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自由读第1-4自然段,说一说:鹿在喝水时有什么发现?
角美而腿丑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
“痛痛快快”一词说明鹿喝水时的心情舒畅。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起因。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这句话把池水比作镜子,写出了池水的平静、清澈,也为下文鹿在水中看见自己的倒影做铺垫。
比喻
仿写练笔: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是一个比喻句,请你也仿写一个比喻句。
天空蓝蓝的,像无边的大海。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这句话写鹿突然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到惊讶与疑惑。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这个感叹句写鹿对自己的外表非常满意。
“摆摆身子”这个动词,写出了鹿对自己倒映的欣赏。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两个“多么”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鹿自豪、骄傲的心理,形象地写出鹿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对自己的角尤为满意。
这句话把鹿角比作珊瑚,形象地说明了鹿角的精致、美丽的特点。
比喻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这个句子是环境描写,清风将鹿从自我欣赏中“吹醒”,预示故事情节的变化。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个句子用了反问句式,写出了鹿对自己的腿的强烈不满。
“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这两个词组是对鹿的神态描写,充分表现了鹿对自己的腿的不满。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自由读第5-6自然段,说一说:鹿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如何逃生的?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没精打采”写出了鹿因为腿太细而感到苦恼,没有精神。
“忽然”表明危险在一瞬间接近了鹿。
“逼近”一词写出了形势的危急,为下文写鹿腿帮助逃脱做铺垫。
这句话写出了鹿处境的危险,情况的危急。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蹦来跳去”“甩”写出鹿的腿细长有力,跑得快,使他躲开了狮子的追赶,体现了腿的作用。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却”字表示转折,写出了角给鹿带来了麻烦,为下文鹿对自己角的看法改变埋下伏笔。
这句写狮子看准机会,采取行动。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角和鹿腿的作用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写鹿改变对鹿角和鹿腿的做了铺垫。
对 比
“再也没有追上”说明鹿已经安全了,他凭借自己不满意的腿脱险了。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这句写鹿奋力从狮口脱险。
“拼命”写出了鹿当时急切想逃命的情景。
自由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逃生后,鹿有什么感悟?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这句话写鹿明白了他的四条长腿救了他的命。他明白了外表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外表不漂亮的东西有时很有用。
脱险懂道理
在危险发生前,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的腿细长难看;危险发生后,鹿改变了之前的态度,认识到美丽的角差点儿让自己送了命,四条细长难看的腿却让自己狮口逃生。
课文中的鹿在危险发生前后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解读:学习寓言,重点要通过“言”得出“意”,这个“意”就是我们 解读方法从寓言中所要汲取的智慧营养。
方法:1.从题目中找。2.从人物的性格中找。3.从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找。4.从重点语句中找。
运用:我们可以抓住本文最后一句话“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体会寓意,从中懂得生活中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语文要素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这是课后第1题哦!
点拨:第 1~2 自然段,要读出鹿喝水时的悠闲和发现自己水面倒影时的惊讶与怀疑。第 3~4自然段是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评价,要读出截然不同的语气。对角是喜爱、赞美:“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啊!”“多么”读时声音要延长,读得抒情一些。而对腿,则是不满和抱怨:“唉,这四条腿太细了,
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要读出抱怨的情绪,“唉”“太细了”语调低沉,语速慢,“怎么”感叹强烈,要表达出内心的不满。第 5~6 自然段,情节紧张、变化快,朗读时语速要加快,读出形势的危急。第 7 自然段,故事结束,鹿幡然醒悟,终于领悟到不美丽的腿却很有实用价值,朗读时,读出后悔、恍然大悟的语气。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点拨: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题目中给出的提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只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而难看的四条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而难看的四条腿帮他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差点儿让他送了命。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参考答案:丛林里住着一只漂亮的鹿。有一次,他在喝水的时候欣赏起自己美丽的鹿角,觉得它就像美丽的珊瑚,再配上自己匀称的身段、漂亮的花纹,自己简直就是草原上的明星!突然,他从水中看见了自己的四条细腿,顿时泄了气:“这腿也太细了,好难看!”他抱怨命运不公,希望老天能送他四条粗壮的腿。这时候,一头狮子悄悄向鹿逼近,鹿发现后拔腿就跑,眼看就要摆脱狮子了,没想到鹿角却被树枝
挂住了。鹿惊恐万分,心里咒骂这该死的鹿角。鹿拼尽全力才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狂奔而去,这回狮子再也没追上他。获得安全的鹿不禁感叹:鹿角美丽但差点儿让自己送命,四条腿难看却让自己狮口逃生。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我赞成第二种说法。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鹿角可以当防卫武器,而且鹿角很漂亮,让鹿站在动物中就与众不同。鹿腿作用也很大,可以带鹿去它想去的地方,而且在关键时刻能快速奔跑,保证鹿不被狮子等野兽追上,能保命。
这是课后第3题哦!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恰当运用心理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学方法: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内心,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更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本文对鹿的心理的描写很细腻,几次写到鹿的内心独白,展现了鹿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语文要素
记方法:1. 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一般常用“想、心想、感到、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这是最常用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2. 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声”的一个重要手段。
3. 用神态、动作、语言反映人物心理。一个人思想的波动,往往能够从他的语言、神态、动作中表现出来,抓住这些变化也能刻画其心理。
4. 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景物烘托也分两种,一种是正衬,另一种是反衬,这两种方法都能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用方法:请你写一段人物的心理活动。
示例 我的心紧张得怦怦直跳。作为一个尖子生,我这次居然一落再落,考试不及格!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我的心却说不出的疼痛:“这可怎么办?回家该如何向父母交代?”一想到父母那失望的眼神,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风吹在脸上,尽管只是轻轻地一拂,我却仿佛听见风在说: “你瞧瞧你,真是丢人!”……
池塘喝水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狮口逃生
欣赏美丽的角
抱怨细长的腿
明白道理 有用的不一定好看
撒开长腿蹦来跳去
角挂树枝勉强挣脱
鹿
角
和
鹿
腿
本文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只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鹿角精美别致,却让鹿差点儿丧命;鹿腿细长难看,却能助鹿狮口逃生。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轻易否定它的长处。在生活中,让我们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吧,做一个生活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