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太祖时,为右宰相,在位期间,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上呈。 胡惟庸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
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问题探究一】宰相制度始于何时,其地位权势如何? 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首,中央一级决策者,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位高权重。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 2、措施: 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一、宰相制度的废除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 2、措施3、影响:(1)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宦官专权。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最不幸的人”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内阁
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二、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废宰相后,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形成过程: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司礼太监“批红”权。明神宗二、内阁的创设票拟,大臣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批红:本来是皇帝职权,后由宦官掌握,导致宦官专权。 批红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二、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2、形成过程: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司礼太监“批红”权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如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为宋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当政10年,很有作为。但是他最后的结局是死后被抄家,家人发配边疆充军。二、内阁的创设张居正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二、内阁的创设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结论: 内阁首辅≠宰相
内阁制≠宰相制二、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2、形成过程 3、实质: 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二、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2、形成过程 4、内阁制与宰相制比较:宰相内阁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的信任职责/性质中央一级决策者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无法制约皇权3、实质1、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1)议政王大臣会议:掌管军国机要,所作出的决定连皇帝都无法更改,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三、军机处的设立(2)康熙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 (3)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全国军政
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
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三、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2、军机处起因: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军机处。职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简、密、速作用:三、军机处的设立【问题探究二】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其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2、明代内阁和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事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3、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巩固练习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分组讨论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平民百姓:
①你明知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得不好,请
问你会参加科举考试并在考试中阐发自己的观点吗?
②你可以自由地出海贸易吗?你会自主创业,
当个小老板吗?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普通官员:
①你会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吗?
②在上级面前,你可以针对某个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吗? 分组讨论【情景创设】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分组讨论消极影响: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
②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环境下,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到达顶峰)(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