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前秦统一北方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苻坚
淝水之战
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是哪个民族于何时建立的?
谁领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
王猛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383年
前秦──东晋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一、淝水之战
想一想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淝水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史海冲浪:
鲜卑
鲜卑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传说因兴起于鲜卑山而得名。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曾归附东汉,东汉末年开始大量南迁,南北朝时期拓跋部曾先后建立北魏、东魏、西魏等政权。
鲜卑族历史
一、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1.北魏政权的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都城:平城(山西大同)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拓跋珪
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裂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二、孝文帝改革
背景:
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孝文帝改革措施:
说汉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饰
北魏文官俑
孝文帝改革措施:
汉族服饰俑
鲜卑服饰俑
穿汉服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孝文帝改革措施: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妃嫔,鼓励鲜卑族与门第相当的汉族通婚,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孝文帝改革措施4: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孝文帝改革措施5:
用汉制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学礼法
孝文帝改革措施6:
①迁都洛阳:494年从平城迁都到洛阳。
②说汉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③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④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
⑤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孝文帝改革措施
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促进了民族交融
1、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最终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
2、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又一次激活了华夏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孝文帝的功过作出了不同的评判:
你如何评价孝文帝呢?说说你的理由。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农耕民族
(汉人)
游牧民族
(胡人)
中原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民族交融是
时代的主流
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社会习俗: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各民族相互交融的方式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成为农业居民。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北魏骑兵俑
就座方式:
“席地而坐”
胡床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
③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影响
能力提升:
1.与成语“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有关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淝水之战中,导致前秦军战败的原因有
①苻坚对形势错误的估计 ②国人厌战,各族人心不一,充满民族矛盾③被强迫征发而来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根本不愿意作战 ④鲜卑族、羌族的首领想乘机恢复自己的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A
3.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将都城由平城迁到
A.洛阳 B.建业 C.长安 D.成阳
4.《魏书》中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言所指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内容
A.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B.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C.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A
C
5.如果你是一个鲜卑族人,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时,有可能经历 ①在朝廷中使用鲜卑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④尊崇孔子,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⑤和汉族人通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6.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明帝”“孝武帝”等。这一来源的依据是
A.学说汉话
B.与汉族人通婚
C.改为汉族姓氏
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