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水平三)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课堂教学,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结合跳跃项目特征,使学生在学会技术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跳跃能力以及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在学习中的观察、交流和分析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评价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水平三跨越式跳高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和两腿依次摆动过横竿的动作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恐惧心理和缺少自信等情况,本课通过用皮筋代替横竿,用分层次练习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并让学生都有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学生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身体素质方面呈现身身高增长较快,力量素质发展较慢。此时,是柔韧性、协调性发展的最佳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对于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和灵敏等素质都有很大的益处。此外从学习上分析该阶段学生的运动基础较薄弱,但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他们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对动作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本课内容是跨越式跳高让学生在跳跃动作上更加规范,也更注重技巧的学习与掌握。学生在跳跃上需掌握单脚起跳有力的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确保练习时能做到,蹬摆充分。另外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学习与交流,巩固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通过学习、实践,能正确展示、评价自己的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基本掌握单脚跳有力、两脚依次跨越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柔韧、协调、和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次课的重点与难点:
单脚起跳的基本动作。
2、两腿摆动依次过绳的动作方法。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始准备部分:10分钟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的内容和目标要求4、安排见习生5、队列队形练习二、热身活动1、绕场跑2、喊数抱团3徒手操 扩胸运动腹背运动压腿运动膝关节运动 教师观察学生情况。宣布本课上课内容并提出安全要求。组织:在教师的带领下成四列横队练习。教法:1、在教师带领下大家随着口令一起练习2、教师用语言进行提示要求:1、动作与口令合拍、协调2、动作要优美大方 组织:成四列横队排列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队形:围着场地围城圆圈做活动关节练习。 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 积极参与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基本部分:27分钟 一、学习跨越式跳高1、学生辅助性活动2、教师讲解、(1)原地两腿摆动练习。(2)上一步起跳直腿摆动跨跳练习。3、跨越式跳高“挑战极限”分四关进行4、表扬和鼓励5、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高度练习跨越式跳高重点:单脚起跳的基本动作难点:两腿摆动依次过垫的动作方法体能练习一分钟仰卧起坐 1、教师提醒学生用各种方法跨越障碍。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3、教师边观察,边提示动作要领。4、教师示范三步助跑起跳过绳的动作。5、提出要求。6、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7、教师评价。8、表扬和鼓励1、教师讲解体能练习的要求和注意事项2、统计学生成绩3、表扬和鼓励 1、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2、学生借助辅助性信息活动体验跨越式跳高的优点。3、学生闯关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5、学生展示。(1)互观、互学。(2)开动脑筋,看谁跳的动作协调、正确。6、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高度练习,组内评价。7、练习时同伴间要互相督促。要求:1、认真体会动作要领。2、有秩序地进行练习。3、注意安全。1、学生两人之间相互配合,记好数量。 利用观察,体验找到技术要点不怕困难,勇敢顽强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习惯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
结束部分:3分钟 放松活动小结 组织学生整理放松;小结本课学习情况。布置部分学生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1、教师领做整理放松活动2、相互交流,相互评比,与教师同评。3、归还器材。4、亲切地与教师道别。 放松学生心情愉悦身心
场地器材 足球场,标志桶4个,体操垫18个 预计生理负荷
安全措施 1、课前仔细检查跑到有无障碍物等。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练习密度:30%—35% 平均心率: 115次/分
课后小结 教学效果:教师指导、启发、点拨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较好。存在问题:教师语言组织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