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上学时间
一
新课导入
早晨,星光小学三一班几个小伙伴在学校门口相遇。
我走路5分钟就到学校了。
我每天上学要花15分钟。
你每天上学途中花了多长时间?怎样估算才比较合理?
二
新课探究
(教科书第102页)
你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和同学相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
先估计自己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再和同学比一比。
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
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记录早晨上学的出发时间和到校时间,并算出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连续记录5天,再和同学交流。
日期 从家出发时间 到校时间 经过时间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每天上学途中要用的时间大约是( )分钟。
日期 从家出发时间 到校时间 经过时间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5 15
7 30
7 55
25
5 16
7 22
7 48
26
5 17
7 26
7 50
24
5 18
7 28
7 53
25
5 19
7 30
7 56
26
仅供参考。
25
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王明 26
李瑶 10
程芹 18
段晶 55
刘强 22
李方 32
罗刚 30
余勇 25
谢兰 16
张蕾 37
高亮 28
王坤 24
仅供参考。
王明 26
李瑶 10
程芹 18
段晶 55
刘强 22
李方 32
罗刚 30
王梦 25
孙雅 16
张蕾 37
高亮 28
王坤 24
3
8
1
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 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
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5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我多,4人比我少,差不多的有王坤、王梦、王明3人。
(2) 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
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
8
1
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
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
要想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可以分小组统计同学们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并分别填写在与题干中表格类似的表格中,先分组数出各小组中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人数,再进行求和。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估计上学时间时,可以把记录的几个数据从小到大排一排。
数据经过整理后,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
培优训练
小青收集了本班男生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
序号 成绩/分
1 96
2 100
3 82
4 97
5 95
序号 成绩/分
6 89
7 100
8 85
9 94
10 72
序号 成绩/分
11 87
12 79
13 98
14 100
15 90
序号 成绩/分
16 92
17 58
18 99
19 68
20 97
1. 这个班男生期中数学成绩最高的是( )分,最最低
的是( )分,这两个成绩相差( )分。
100
58
42
2. 成绩在80分或8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这个班有多少人成绩为优秀?有多少人不及格?
有16人成绩为优秀,有1人不及格。
四
课堂小结
上学时间:
通过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据整理的一般步骤:①提出问题;②收集数据;③汇总数据;④回顾反思。
通过实践,增强我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