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课件+素材(2课时,36+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课件+素材(2课时,36+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9 09:30:4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2课时
6 陶罐和铁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陶罐和铁罐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品读鉴赏
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思考: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承上启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国王的橱柜变为荒凉的废墟。
过渡段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陶罐被发现了。
为下文写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蓄势。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表现了人们看到陶罐时的惊喜。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突出人们的小心翼翼,可见人们十分珍惜、爱护这个陶罐。
既是对陶罐外观的赞美,也是对它心灵的赞美。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陶罐已经变成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
语言描写
经久耐用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兴奋之余,陶罐还没有忘记铁罐。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善良、宽容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铁罐的结局
在土里消失不见了
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在土里消失不见了
变成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
读了这个故事,你发现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坚硬,不易摔碎,但是容易被腐蚀。
光洁、朴素、美观,不会被腐蚀,但是易碎。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许多年以后,如果铁罐没有消失,那它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陶罐兄弟,请你原谅我之前的蛮横与无知。是我太骄傲了,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真诚地向你道歉!
学过课文后,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说说理由。
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友善、宽容、自信。
主旨概括
这篇课文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国王
橱柜
铁罐:傲慢无礼
蛮横自大
陶罐:谦和友善
不卑不亢
陶罐和铁罐
性格对比
荒凉
废墟
铁罐:无影无踪
陶罐:成为文物
不同结果
各有所长
正确对待
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结构梳理
教材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默读时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另外还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手到,就是边读边动笔,画出重点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记下不懂的问题,从而提高默读的效果。默读本文时,边读边画出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感受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国王的橱柜里,铁罐仗着自己质地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王朝覆灭后,它们被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许多年后,陶罐被人发现,出土后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关键词句如下: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铁罐 陶罐 铁罐 陶罐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傲慢 谦虚
懦弱的东西! 但并不是懦弱。 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轻蔑 不卑不亢
住嘴! 你等着吧……什么也不怕。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恼怒 克制
你算什么东西! 走着瞧吧……碎片! —— 怒不可遏 克制
从“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你算什么东西”“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等语言和“傲慢”“轻蔑”等神态中,可以看出铁罐的蛮横、傲慢无礼。
从“不敢,铁罐兄弟”“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等语言中,可以看出陶罐的谦和、友善、克制。
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先关注表格中关于神态(或态度)和语言的关键词句,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再自主练读对话,进一步体会两个罐子神态和语气的不同。边读边揣摩,把自己对两个罐子的形象的理解读出来。然后和同桌分角色朗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加上恰当的动作和表情哦!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性格上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
结局上的相似之处:它们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北风悄悄溜走了。
课外拓展
自知之明
齐威王有一个名叫邹(zōu)忌的臣子,长得很好看。一天早上,他整整衣冠,照照镜子,问妻子:“你看我同那个住在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长得漂亮些?”
妻子说:“你十分漂亮!徐公怎能及得上你!”
徐公是全国闻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他还漂亮。于是,他又去问他的妾:“你看,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妾也同样回答:“他怎么能及得上你!”
之后,来了一个客人。邹忌又问客人,客人回答:“你比他漂亮多了。”
第二天,徐公拜访邹忌,邹忌认真地盯住他看,细细地和他比较,还是看不出自己比徐公漂亮。他再去照照镜子,越发觉得自己不及徐公美。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想这件事,然后悟出一个道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是因为怕我;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有意讨好我。
解说:
邹忌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审视自己。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像邹忌一样,清醒地认识自己,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一、读课文,总结铁罐的情感变化。
傲慢
轻蔑
恼怒
怒不可遏
课堂练习
二、铁罐的性格和陶罐的性格各是怎样的
蛮横自大、傲慢无礼
谦和友善、不卑不亢、克制
三、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语气。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进行朗读。
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
课后作业(共36张PPT)
第1课时
6 陶罐和铁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陶罐
铁罐
这两个罐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陶罐和铁罐的寓言故事。
在了解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的相关资料和生字词。
助学资料
生平介绍:湖南娄底人,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
主要作品:《黄瑞云寓言》《春天岛》等。
黄瑞云
táo
guàn
jiāo
ruò
nǎo
nuò
qiān

dài
jià
字词乐园

陶罐
骄傲
懦弱
谦虚
恼怒
代价
惊讶
我会认
陶罐
骄傲
懦弱
谦虚
恼怒
代价
惊讶
挖陶罐











“加一加”法
识字方法







换一换:脑-月+忄=恼

换一换:桥-木+马=骄
骄傲
组词:恼怒
组词:骄横



(骄傲)
(傲慢)
(谦虚)
我会写


(虚弱)
(懦弱)



(弱小)
(提供)
(尘土)


(捧起)
(代价)

(价钱)
结构:左右
组词:傲慢 高傲 傲气
造句:他的傲慢让在场的人都
无法容忍。
ào
部首:亻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攵”首笔的撇尖轻接左边的第三横,最后两笔撇和捺相交于右下格。
点击播放
重点字讲解
结构:左右
组词:谦和 自谦 谦让 谦逊
造句: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
qiān
部首:讠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兼”中间的长横在横中线上,两端出头,两竖左短右长。
点击播放
结构:半包围
组词:虚心 虚荣 虚张声势
造句:他总是虚心向别人请教。

部首:虍
书写指导:左上包右下。“七”的竖弯钩书写时竖段在竖中线上。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
组词: 软弱 弱点 弱势群体
造句:保护弱小是我们的责任。
ruò
部首:弓
书写指导:左略窄右略宽。右边的末笔提从竖中线起笔,略长于左边的末笔提。
点击播放

chéng
(盛饭)
(盛开)
shèng
看着眼前盛( )开的鲜花,闻着扑鼻的清香,吃着盛( )得满满地一碗米饭,心里舒服极了。
多音字
例句
chéng
shèng

chǔ
(和睦相处)
(到处)
chù
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 ),到处( )都是一片和谐的景象。
例句
chǔ
chù
趣识字
“尘”是会意字。篆书“尘”由三只鹿加“土”构成,表示群鹿奔跑时扬起的尘土。
本义指尘土
由“小”和“土”组成。
②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 )
④软弱;不坚强。 ( )
⑤轻视;不放在眼里。 ( )
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
③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
骄傲
傲慢
谦虚
懦弱
轻蔑
解词义
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
⑨用途或积极作用。 ( )
⑩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
⑥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
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 )
⑧彼此融洽地相处。 ( )
相提并论
何必
和睦相处
价值
翻来覆去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1—9段):铁罐自恃坚硬,奚落陶罐。陶罐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段落划分:
第二部分(10—17段):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连影子也见不到了。
这篇课文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品读鉴赏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地点
主人公
起因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本文的关键词,后面的内容主要围绕“奚落”展开。
读2-9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蛮横无理
谦和、友善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傲慢、自大
据理力争、谦和克制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恼羞成怒、蛮横、不讲理
诚恳有礼、谦和友善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咄咄逼人、自以为是、蛮横无理
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蛮横自大、傲慢无礼
谦和友善、克制
思考: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因为陶罐易碎,铁罐坚硬,所以铁罐认为自己比陶罐更高一等。
蛮横自大、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和友善、克制的陶罐还有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在看。
关于谦虚的名言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多丽丝·莱辛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吕坤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谭嗣同
课外拓展
为什么长期埋在土里的铁罐会消失?
铁在有水的环境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红褐色锈衣,即铁锈。铁放的时间长了,很容易生锈。铁锈不像铁那么坚硬,非常容易脱落。一块铁生锈后,体积会变大。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如果铁锈不除去,铁就烂得更快。年代久远的铁罐被层层氧化,直到变成铁末,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本文中的铁罐就是这样消失的。
一、近义词我会填。
奚落——( ) 谦虚——( )
骄傲——( ) 荒凉——( )
争辩——( ) 惊讶——( )
嘲讽
虚心
傲慢
冷清
争论
惊异
随堂练习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陶罐 ( )的尘土
( )的废墟 ( )的宫殿
( )的神气 ( )的东西
谦虚
厚厚
荒凉
倒塌
轻蔑
懦弱
规范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同桌分角色朗读第2—9自然段的对话,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语气。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