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猴子下山 课件+素材(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8.小猴子下山 课件+素材(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8 22:37:3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课时
18 小猴子下山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这些小猴子可爱吗
助学资料
猴子
哺乳纲灵长目猴科动物的统称,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猴子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
聪明的小猴子
猴子的聪明能干与它发达的大脑有关系。猴子属于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算是“亲戚”呢。科学家发现猴子的大脑重量占体重的1.6%,而人类的大脑重量也不过占体重的2%,两者差不多。猴脑的进化程度也比较高。
字词乐园
我会读
hóu
jiē
bāi
káng
mǎn
guā
bèng
zhuī
rēng
bào











pěng

zhāi
识字方法

巧记:侯前看门狗。
形声字:左形右声。
组词:小猴 毛猴
字谜:水边两丛草。

组词:满足 满意

巧记:分开两只手。
动作演示
组词:掰开 掰手腕

“瓜”的金文字形像一个悬挂在藤蔓上的果实。
字源识字法









加一加

看谁摘得多











我会写







(非常)
(大块)
(经常)
(来往)
(瓜果)
(进来)
(空间)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石块 土块 块头
造句:我分给妹妹一块蛋糕。
kuài
部首:土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右部的横折往左收,撇和捺要写舒展。
点击播放
知书写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非常 非凡 是非
造句:我非常喜欢吃苹果。
fēi
部首:非
书写指导: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两竖左低右高,三横上下略长中间短。间距相等,互相平行。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经常 正常 常常
造句:我经常和妈妈一起去公园赏花。
cháng
部首:巾
书写指导:“口”稍扁。“巾”宽于“口”。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来往 往年 往日
造句: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去。
wǎng
部首: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四笔点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三横距离均匀,最后一横要舒展。
点击播放
结构:独体结构
组词:西瓜 南瓜 瓜皮
造句:夏天最适合吃西瓜。
guā
部首:瓜
书写指导:第一笔和第二笔都是撇,两撇的方向不同。捺脚稍高。
点击播放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进入 进门 前进
造句:这次考试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jìn
部首:辶
书写指导:“井”的两横上短下长,长横贴近横中线,竖撇沿着竖中线下行,“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天空 空气 空中
造句:今天的空气很好,没有雾霾。
kōng
部首:穴
书写指导:上下等宽。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落笔,“工”的竖在竖中线上,末横与“宀”同宽。
点击播放
吃西瓜







知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解词义
掰:
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造句:
小猴子掰下了一个玉米。
扛:
用肩膀承担。
哥哥扛着一把铁锹去干活。
造句:
扔:
丢弃,舍弃。
垃圾要扔进垃圾桶。
造句:
摘:
采下,拿下。
哥哥从苹果树上摘了好多苹果。
造句:
初读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记住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2.了解小猴子下山后的一切活动,明白为什么他会空手而归。
初读课文,想一想:小猴子下山时依次看到了什么?
玉米
桃子
西瓜
小兔子
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手而归啊?
小猴子太三心二意了。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1.认识了“扛、满、扔、摘”等生字,
会写“块、非、常、瓜”等生字。
2.了解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课堂练习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结巴
(jiē jiě)
摘下
(zāi zhāi)
捧着
(pěng pěn)
瓜果
(guā gā)




二、我会组词。
块( )( )
常( )( )
瓜( )( )
往( )( )
进( )( )
空( )( )
石块
土块
经常
常常
西瓜
瓜果
往来
往常
进来
进行
天空
空气
课后作业
请把所学课文背给爷爷奶奶听。
你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手而归吗,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写下来。(共37张PPT)
第2课时
18 小猴子下山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小猴子下山经历了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猴子下山》。
品读鉴赏
掰玉米。
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猴子去做什么了?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动作描写
人物
地点
“又大又多”写出了玉米的什么特点?你还能用这样的形式写写苹果和马路吗?
写出了玉米大、数量多的特点。
又红又圆的苹果;又宽又平的马路。
词语积累(又……又……)
又大又多
又高又大
又香又甜
又说又笑
用“又……又……”说句子。
1.又大又圆的太阳挂在天空。
2.果园里的苹果又大又红。
词语积累(近义词)
高兴——( )
看见——( )
开心
看到
小猴子看到了桃子,他是怎么做的?
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动作描写。
地点
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呢?
因为小猴子看见又大又红的桃子,就不喜欢玉米了。
小猴子继续走,又看到了西瓜,他是怎么做的?
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动作描写
地点
满地又大又圆的西瓜
小猴子为什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因为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就不喜欢桃子了。
小猴子往回走,看到了一只小兔子,他是怎么做的呢?
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动作描写
词语积累(AABB式词语)
蹦蹦跳跳
来来往往
说说笑笑
躲躲闪闪
最后1自然段,小猴子追上兔子了吗?结果如何啊?
没有追上,空手回家。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写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只好”说明小猴子心里很后悔也很失落。
找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做一做这些动作,把它们分一分类。
走、掰、扛、扔、摘、捧、抱、追
手部动作:
脚部动作:
掰、扛、扔、摘、捧、抱
走、追
为什么小猴子看见了这么多东西,最后还是空着手回家了?
因为小猴子每看见一个新的东西就会丢掉原有的东西。他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专一,所以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空着手回家了。
看到小猴子两手空空回了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有始有终,才能有所收获。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呢?发挥想象说一说。
小猴子吸取教训,不再三心二意,他认准目标,最后带回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往回走
桃树下
西瓜地
空着手回家去
又大又多
掰 扛
扔 摘
扔 摘
蹦蹦跳跳
扔 追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
主旨提炼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们懂得了:做事情要专心,目标要明确。如果像小猴子一样三心二意,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事不专心,害处可不小哇!
教材习题答案
1.朗读课文。
朗读示例: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高兴)
2.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参考答案:小猴子下山以后经过了玉米地,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玉米扛着往前走;他来到桃树下,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接着他来到西瓜地,看见了又大又圆
的西瓜,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等他看见了可爱的小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结果小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3.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参考答案:
掰:下课了,几个男生在一起掰手腕。
扛:爸爸力气真大,能扛起一袋大米。
扔:我们不能随地乱扔垃圾。
摘:花坛里的花是供大家欣赏的,不能摘。
捧:我双手捧着奖杯,心里乐开了花。
抱:看到我的“三好学生”奖状,爸爸高兴得一下子抱起了我。
课外拓展
关于专心做事的名言
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
——[法]雨果
课堂练习
一块 一棵 一片 一只
西瓜地 兔子 桃树 玉米地
一、用红线将搭配恰当的词连起来。
二、回忆课文,说一说。
1.小猴子看到西瓜后,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去做另一件,这样才有收获。
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三、照样子,写一写。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十五的月亮__________,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圆又亮
公园里的花又多又美,十分吸引人。
课后作业
请把本课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你喜欢小猴子吗?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想一想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