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朗读音频(2课时 共42+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朗读音频(2课时 共42+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8 10:46:26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在浙江金华的双龙景区,有一个著名的天然溶洞——双龙洞。双龙洞是钟乳石和石笋的溶洞。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家叶圣陶的脚步,一起去游览美丽神奇的双龙洞吧。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有谁见过溶洞?
溶洞是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叶圣陶(1894—1988)
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ní)焕之》等。
生平介绍: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双龙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lù)。这里林海莽(mǎng)莽,水流潺(chán)潺,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以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的著名风景区。
双龙洞
双龙洞洞口
石钟乳又名“钟乳石”,倒挂在溶洞顶部,因具有同心圆状结构,形状如钟乳,故名“石钟乳”。
石笋是溶洞底部直立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洞顶的水滴到洞底后,水分蒸发,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由少积多,由下向上增长,形成了柱状物,形如笋状,所以被称为“石笋”。
石钟乳和石笋
石钟乳
石笋

wān yán

我会读

蜿 蜒



zhè




tún
zhè
luó

juān




zhǎi

浙江
浙东
网罗
搜罗
杜绝
杜康
杜鹃
窄小
狭窄
我会写


葱郁
忧郁
jiān

肩膀
并肩
tún

臀部
后臀

é






sǔn

转移
移动
额头
额角
陆地
陆军
乳汁
牛乳
竹笋
石笋
我会写
duān

端正
笔端
yuán

源头
来源
点击生字,
播放动漫















书写指导:“氵”呈弧形,“扌”起笔略高,“斤”收笔略低。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氵
组词:浙江 浙东 浙南 江浙
造句:江浙地区这几天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点击播放
zhè
书写指导:“罒”略扁,“夕”横撇的横在横中线上,横撇的撇应写舒展。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罒
组词:罗扇 罗网 搜罗 门可罗雀
造句:警察正在全城搜罗逃犯。
点击播放
luó
书写指导:“木”的最后一笔捺变点,“土”的第二横要长于第一横。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木
组词:杜绝 杜鹃 杜康
造句:这朵杜鹃花开得真好看。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口”稍扁,“月”的第一笔撇变竖,最后一笔横不与旁边笔画相连。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鸟
组词:杜鹃花 子鹃 杜鹃啼血
造句:春天到了,公园里桃花、梨花、杜鹃花都开放了。
点击播放
juān
书写指导:“穴”应写得扁宽,盖住下面的“乍”。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穴
组词:狭窄 宽窄 窄小
造句:这个门有点窄,我勉强能通过。
点击播放
zhǎi
书写指导:左边“有”的撇略长,“阝”的横撇弯钩一笔写成。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阝
组词:忧郁 浓郁 抑郁 馥郁郁郁不乐
造句:花坛里的花儿开了,馥郁的花香沁人心脾。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户”中点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写舒展;“月”在“户”下面,撇变竖。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户
组词:并肩 肩带 耸肩 肩负
造句: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
点击播放
jiān
书写指导:上宽下窄。上部笔画应写紧凑,下部“月”的撇变竖。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月
组词:后臀 臀围 臀部
造句:劳动过后,我的肩部和臀部有些不舒服。
点击播放
tún
书写指导:“禾”的捺变成点,右边两个“夕”上小下大。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禾
组词:移动 迁移 转移 移花接木
造句:花园的那块石头好像被人移动了。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客”横撇的撇稍长,“各”和“页”的捺变点。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页
组词:数额 额外 名额 匾额
造句:他正用手帕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点击播放
é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击”的第二横比第一横长。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阝
组词:陆地 着陆 陆军 陆路
造句:飞机着陆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左部笔画紧凑,“子”的横变成提;“乚”的竖段较长。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乚
组词:母乳 乳猪 乳白色
水乳交融
造句:祖国母亲,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点击播放

书写指导:"笋“字上半部分写紧凑,“尹”中间的横最长,写在横中线上。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竹
组词:春笋 石笋 冬笋 笋瓜
造句:一场春雨过后,春笋很快钻出了地面。
点击播放
sǔn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立”的末笔横变为提,右边上窄下宽。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立
组词:开端 笔端 端坐 端碗
造句:端茶时手一定要稳,不能把水洒出来。
点击播放
duān
书写指导:“氵”成弧形,“厂”的撇稍长,“白”和“小”大小相当。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氵
组词:河源 来源 资源 货源
造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
点击播放
yuán




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两个“夕”上小下大
捺变点
注意避让
注意红框部分,不要写错哦
重点字讲解
“原”对“源”说:“有了水,你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①趣味识记法
识字方法
②偏旁归类识记法
蜿、蜒
“虫”字旁的字,大多数跟虫子有关。

他围着院子转(zhuàn)了一圈,终于在一个转(zhuǎn)弯处找到了丢的钥匙。
例句
多音字
辨析
表示“旋动,改换方向或情势”“不直接地,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时,读zhuǎn ;其他情况一般读zhuàn。
zhuǎn(转弯)(转身)
zhuàn(旋转)(转圈)

他嘴里哼着欢快的调(diào)子,调(tiáo)节自己临进考场前的紧张心情。
辨析
表示“配合均匀,使配合均匀”“挑拨,挑逗”时,读tiáo ;其他情况下一般读diào 。
例句
tiáo(调节)(调整)
diào(调子)(音调)

shì (似的)
sì (似乎)(相似)
老师就像妈妈似(shì)的,似(sì)乎把整颗心都给了我们。
辨析
在“似的”一词中也读shì ,其他情况下一般都读sì 。
例句
①鲜明艳丽;明丽。 ( )
②形容树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 )
③(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 )
明艳
森郁
④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
蜿蜒
变化多端
解词义
浙江 罗店 杜鹃 气势 狭窄 森郁
聚集 拥挤 肩背 心情 臀部 脚跟
移动 昏暗 挤压 额角 登陆 宽广
石笋 观赏 源头 石钟乳 变化多端
朗读下面的词语,读准字音。
“端”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
①(东西的)头。②(事情的)开头。
③原因;起因。④方面;项目。
在“变化多端”这个词语中,“端”的意思是( )。

1.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
给课文划分段落。
2.边读课文边找出作者分别写到了哪些地方,
并在文中画出来。
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出介绍作者行踪的语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②一路迎着溪流。
③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
④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⑤这就到了内洞。
⑥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这些语句在文中起过渡作用,使游览顺序更加清晰,也使文章衔接更自然。
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课后第1题)
路上→( )→( )→( )→( )→出洞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一、给下面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黑
源(yuán yán)头 盘曲(qū qǔ)
浙(zhè zè)江 仿佛(fú fó)








二、比一比,组词语。
浙( ) 杜( ) 鹃( )
折( ) 肚( ) 绢( )
端( ) 陆( ) 乳( )
瑞( ) 际( ) 浮( )
浙江
肚子
杜鹃
打折
杜绝
手绢
端正
陆地
乳汁
浮萍
边际
祥瑞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把课文读通顺,感受双龙洞
各处景物的特点。(共38张PPT)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本节课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深入学习课文,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把重点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通读全文,找出泉水流经的景点,将泉水的来路与作者的游览路线对照,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来呈现,也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游览路线 泉水的来路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一路迎着溪流。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北山
作者游览路线
泉水的来路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溪流
一路迎着溪流
罗店
泉水从洞里流出来
泉水从孔隙流出
泉水靠右边缓缓流
对照后我发现,游览的每一处景点,作者都写到了泉水的来路。作者的游览顺序正好与泉水流出的方向相反,泉水的来路是本文的另一条线索。
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一圈。
映山红
溪流
粉红色的山
油桐
或浓或淡的新绿
沙土
映山红
油桐
品读下面的句子,讨论:溪流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缓
时而急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小结:作者一路游去,我们一路看去,人在走,景在变。景随人动,人随景变。
作者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景的。
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想想作者游览了哪里,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批注。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洞口:宽
外洞:宽、大
双龙洞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孔隙:狭小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通过自身感受进一步突出孔隙的狭小。
孔隙的小船
不能。因为“贴”是“靠近,紧挨”的意思,表明作者是紧靠着船底的,更能衬托出孔隙的窄小。若换成“挨”或“靠”则达不到这一效果。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中的“贴”字能换成“挨”或“靠”吗?为什么?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内洞:黑、大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内洞:奇
作者走到了哪里
有什么特点
洞口

外洞
宽、大
孔隙
狭小
内洞
黑、奇、大
小结: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作者写了这么多地方,哪一处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印象最深刻的是窄小的孔隙。通过孔隙的方式很特别,过程很惊险。
学到这里,我们一起归纳一下:写游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详略得当。
③重点写印象深刻的景物,写出特点。
②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描写细腻真实。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
热爱赞美大好河山
宽、大
洞口:
狭小
黑、奇、大
乘船出洞
双龙洞
花、山、树、溪流

外洞:
孔隙:
内洞:
和大自然
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
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点拨
认真阅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课文第5自然段),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参考答案:①作者没有直接写孔隙的狭小,而是通过写亲眼见到的小船、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坐船时的姿势和自己过孔隙时的感受来表现孔隙狭小的特点,即作者是将直观描写和真实感受结合起来把孔隙的狭小写清楚的。
②作者写自己的感受时,先写坐船的姿势,用一个“贴”字准确地说明了姿势没法再低了,写出了作者对窄小低矮的孔隙的感受,并连用了两个“感觉”直接写出作者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还运用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要是……准会……”表达出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让人在惊险中慨叹孔隙的狭小。
举世闻名 名山大川 巧夺天工 气壮山河
风景如画 美妙绝伦 蔚为壮观 美不胜收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拔地而起 水平如镜
一泻千里 波光粼粼 连绵不断 山清水秀
描写风景名胜的词语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描写风景名胜的诗句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知要真知,能要真能。
3.参考要有路径,思索要有方法。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描写日出的句子
一、选词填空。
1.领导很( )我爸爸的为人。
2.星期天,我们经常到公园( )美景。
3.这座城市到处都( )欣欣向荣的景象。
4.我们的眼前( )了一片明艳的油菜花。
观赏 欣赏 出现 呈现
出现
欣赏
观赏
呈现
二、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
比喻
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设问
排比
三、写一写你印象深刻的一处景物,用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先写看到的,再写自己的感受,写出景物的特点来。
走上小路,两旁种着樟树,它们高大挺拔,就像守卫着公园的卫兵。走了一段路后向右拐,便可以看到葛洪、华佗、孙思邈等
人的石雕像。继续走,便能看到音乐喷泉。音乐喷泉的外形是一朵八瓣花的形状。每天晚上伴随着音乐响起,彩灯环照,喷泉四射。喷泉伴随音乐响起喷射出优美的弧线,彩灯照在流动的水面上,就如一个穿着彩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成为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1.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
料,了解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
溶洞景观。
2.完成小册子上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