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组别 秦统一措施
政治
交通
文化
经济
军事
思想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3、建立郡县制
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 统一度量衡
1、北拒匈奴修长城
2、南征越族开灵渠
焚书坑儒
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50步,南北约50丈,殿内可容一万人。宫门是用磁石做的,以防有人暗带兵器入宫。宫门前还立着12个铜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修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
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
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 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修长城: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共长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修驰道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
1
2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3
楚汉之争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2.知道楚汉之争的时间、性质及结果。
3.通过对秦朝统治的正确评价,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
请思考:这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现象?
秦朝的暴政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论从史出
①兵役、徭役 繁重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论从史出
②沉重的赋税
③刑法残酷(法律和刑罚)
材料五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论从史出
④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秦的暴政表现
1、繁重的徭役:
收获的2/3上缴国家
一人有罪,家族和 邻里都要受牵连。
①.修建阿房宫 ②.造骊山陵墓 ③.修筑长城 ④.修弛道
4、秦二世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
3、残酷的刑法:
2、沉重的赋税: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起义
思考:根据视频思考图中画面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著名的起义 分别说出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时间、地点?
根本原因: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秦朝的暴政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
篝火狐鸣
鱼腹丹书
假如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前不遇上大雨,按期到达了渔阳,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遇雨误期,误期当斩
秦的暴政
陈郡
大泽乡
函谷关
×
×
张楚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
吴广
周文
大泽乡起义
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结果:
意义:
起义失败,陈胜、吴广相继被部下杀害。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项羽是楚国名将的后代,少年时随叔父项梁学习兵法,力大过人,能举起巨大的铜鼎,家乡子弟都很佩服他。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项羽也起兵抗秦,组织了八千人的队伍。
项羽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意义
击败秦军主力
特点
成语
以少胜多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起义:
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性质:农民阶级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1、时间:
2、性质:
3、人物: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汉王刘邦vs西楚霸王项羽
楚汉之争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广纳人才,势力
壮大。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项羽
刘邦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民战争
楚汉
战争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争夺帝位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
农民战争
4、结果: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了最终得胜利!
从项羽争夺帝位的失败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你能总结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史为鉴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战争结束,刘邦胜利
知识梳理——年表法
相关的成语:
指鹿为马、揭竿起义、 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秦的暴政
前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亡(前207年)
楚汉战争
(前206~前202年)
汉胜
秦末农民起义
【1】“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将都城定在( )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
B
当堂达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丁男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收泰半之赋,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当堂达标
秦朝赋税、徭役和兵役繁重。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900多贫苦农民在两个小队长的带领下,杀死两个押解军官,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声中发动起义。
材料三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绳”,捧着传国玉玺符书,向起义军投降。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反映了陈胜、吴广起义;材料三反映了秦朝灭亡。
由于秦的暴政,人民忍无可忍。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最后导致秦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