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8.3 复式条形统计表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8.3 复式条形统计表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7 13: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第3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8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 的特点。
2.能根据收集的数据补充完整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学习目标
【重点】
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
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导入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你还记得条形统计图的定义是什么吗?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画横轴和纵轴,写上横轴和纵轴的名称;
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
③写类别,画直条;
④涂颜色。
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
1980 1990 2000 2010
城镇 21 27 35 46
乡村 58 54 49 43
地区
人数
新知探究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年份
/万人
3
教材第95页例3
完成下面两个统计图。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58
54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3
1980 1990 2000 2010
城镇 21 27 35 46
乡村 58 54 49 43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地区
人数
年份
/万人
像这样同时统计两种信息的统计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
该统计表既反映出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人口变化情况,又反映了同一年份城镇与乡村人口数量的对比。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58
54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35
46
49
43
你感觉画两个统计图方便吗?
不方便。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58
54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35
46
49
43
想一想:怎样在同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呢?
怎样简单、清晰地比较城乡相同年份人数的变化情况呢?
要是能把两个统计图合起来就好了。
复式条形统计图
①画横轴和纵轴,写上横轴和纵轴的名称;
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
③定图例;
④写类别,画直条;
⑤涂颜色。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58
54
城镇
乡村
35
46
49
43
35
46
49
43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58
54
城镇
乡村
这个就是图例。
像这样统计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像这样直条竖起来的统计图又叫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35
46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60
49
43
58
54
城镇
乡村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像这样画,用纵轴代表年份,横轴代表人数,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5
46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49
43
58
54
城镇
乡村
从这个复式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010年城镇人口最多,1980年最少。
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2010年最少。
1980年城乡人口差距最大,2010年最小。
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小?
该地区城镇人口逐年增加,乡村人口逐年减少。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35
46
21
27
1980
1990
2000
201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人数/万人
60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49
43
58
54
城镇
乡村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有两组(或多组)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样吗?
课堂练习
1. 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乒乓球 足球 跑步 游泳 跳绳
男生 17 18 8 14 7
女生 13 4 6 13 16
性别
人数
项目
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喜欢足球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足球项目的女生最少。
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最多,喜欢跑步项目的人最少。
18
4
17
13
0
5
10
15
20
项目
人数
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统计图
乒乓球
足球
跑步
游泳
跳绳
8
6
14
13
7
16
男生
女生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2)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少?
这个月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喜欢乒乓球的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17-13=4(人)
答:喜欢乒乓球的女生比男生少4人。
2. 星星小学四年级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统
计表如下:
四月 五月 六月
四(1)班 26 29 32
四(2)班 30 26 34
班级
月份
(1)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分别求出两个班平均每月收集多少个矿
泉水瓶?
29
26
26
30
32
34
四(1)班
四(2)班
0
20
22
月份
数量/个
星星小学四年级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四月
五月
六月
24
26
28
30
32
34
(1)根据统计表
绘制复式条形统
计图。
四月 五月 六月
四(1)班 26 29 32
四(2)班 30 26 34
班级
月份
(2)分别求出两
个班平均每月收
集多少个矿泉水
瓶?
四(1)班:
(26+29+32)÷3
=87÷3
=29(个)
四(2)班:
(30+26+34)÷3
=90÷3
=30(个)
答:四(1)班平均每月收集29个矿泉水瓶,四(2)班平均每月收集30个矿泉水瓶。
四月 五月 六月
四(1)班 26 29 32
四(2)班 30 26 34
班级
月份
3. 光明小学四(1)班数学期末考试的具体成
绩统计如下图:
光明小学四(1)班数学期末
考试成绩统计图
男生
女生
6
10
6
5
0
10
成绩
数量/人
合格
良好
优秀
5
4
(1)纵轴每格表示( )人。
(2)四(1)班男生共有( )人。
(3)四(1)班良好及以上
的人数共有( )人。
(4)四(1)班女生良好人数比优秀人数多( )人。
0到10平均分成5个格,每格就是10÷5=2(人)
2
2
4
6
8
6+6+5=17(人)
17
良好及以上是指良好和优秀共有多少人
6+10+5+4=25(人)
25
10-4=6(人)
6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能清楚的看出数量
的多少,还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3.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用不同颜色(条纹)
的直条表示不同的数据,还要注明图例。
1.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