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8 11: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复习
复习目标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中考演练
复习目标
1·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2·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快速准确记忆本单元重点问题。
一.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学习对象、内容、意义?
二.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人物、地点、教义、经典、作用?
三.探究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帝国统一之间的关系?
四.归纳默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五.归纳阿拉伯的主要成就,探究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
性质
大化改新
时间
人物
内容
背景
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646年
孝德天皇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管理。
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影响
政治
经济
②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③统一赋税
中日交流
遣唐使、鉴真东渡
模仿:三省六部制
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模仿:均田制、租庸调制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古代日本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课标要求
①政治上:(二官八省制)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c.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
抑制了土地兼并,减少了剥削,使得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政府的综合实力
大化改新的内容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大化改新的启示 :
细节提示篇
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是日本向先进文明学习,前者向中国学习,走上了封建主义社会;后者向西方学习,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
3.武士集团的形成
(1)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把自己家庭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武士集团。
(2)特点: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4.幕府统治建立
(1)镰仓幕府的建立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建立了镰仓幕府。
(2)特点: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3)影响: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考点二 阿拉伯帝国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伊斯兰教
(1)建立时间:
(2)创始人:
(3)诞生地:
(4)教义:
课标要求
7世纪初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穆罕默德(约572—632)出生于麦加城,幼年丧失父母,12岁时随商队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25岁时与麦加富孀结婚。此后,他潜心思考社会与人生问题,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意味“和平”和“顺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早期
630年
622年
632年
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在麦加传教,后遭贵族迫害
穆罕默德占领麦加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其继承者哈里发继续扩张
(5)穆罕默德传教活动:
2.阿拉伯帝国
(1)建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
(2)扩张:
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其继承者哈里发继续扩张。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灭亡:
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蒙古人灭亡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阿拉伯
帝国
伊斯兰教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探究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关系
材料:伊斯兰教义:“圣战”是“为主道而战”,即穆斯林的护教“战争”,是所有伊斯兰教徒(穆斯林)最重要的宗教义务之一。《古兰经》记载:“为主道阵亡的人,你绝 对不要以为他已死去,其实他们还活着,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将赏获重大的报酬。”阵亡的殉道者称为“烈士”,得到最大激励,还 能永住乐园,成为穆斯林的最高斗争理想。
3.阿拉伯文化
(1)文化繁荣的原因:
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阿拉伯人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2)主要成就:
a.阿拉伯人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阿拉伯人著有医学经典《医学集成》和《医典》。
c.《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特点:
(4)作用:
东西融合、兼收并蓄
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构建单元知识体系:7分钟
要求:
(1)体现单元重点知识,理清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当延伸拓展;
(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3)形式多样: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时间轴、知识树等
构建体系
构建体系
1、(2021·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B.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C.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D.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D
中考演练
2、(2021·四川)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
B
中考演练
3、(2021·湖南中考真题)6-9世纪,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下列与日本学习和模仿唐朝有关的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彼得一世改革
B
中考演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