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复习
复习目标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中考演练
复习目标
1、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的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2、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真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3、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4、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参考性。
根据课本快速准确记忆本单元重点问题。
一.西欧生产和经营方式变化的背景、表现、和社会力量的变化
二.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时间、核心思想、方式、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性质、历史意义
三.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条件、主要航海家和航程、意义
四.早期殖民掠夺的根源、主要国家、影响
五.三角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考点一 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课标要求
1.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1)租地农场产生
原因
①垦殖运动:土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②庄园体制趋于瓦解:农奴可以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离开庄园摆脱人身束缚,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③土地集中的趋势: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概况
特点
影响
(1)土地出租:14世纪中叶以后,许多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2)土地集中: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转租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3)经营方式:富裕农民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土地逐渐集中;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农副产品市场化
动摇了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庄园经济,松弛了佃户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各级封建主之间的附庸关系。
雇佣劳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2)手工工场产生
概况
特点
影响
分散的手工工场—13世纪,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随着彻底的雇佣关系的形成、生产工具的统一配备,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
手工工场由分散转向集中;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适应市场的需求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推动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3)实质:
(4)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
a.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b.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欧洲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2.社会阶层的变化
(1)农村: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
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3)影响:
富裕农民和城市市民阶层逐渐成为新的政治力量,促使西欧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考点二 文艺复兴
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课标要求
考点梳理
1.背景
(1)经济:14世纪中叶,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
(2)思想: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文化: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2.兴起时间:
3.发源地:
4.方式:
5.核心思想:
6.性质:
7.影响: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继承和创新)
人文主义
资产阶级兴起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打击了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但丁(1265—1321)
8.代表人物
人物 国别 代表作
但丁 意大利
达·芬奇 意大利
莎士比亚 英国
《神曲》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想一想,他们谁说的对?谈一谈你的看法。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的运动
不对,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
“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
它虽打着复兴古典文化旗号,但实际上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目的:
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反对教会思想文化统治
考点三 新航路开辟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课标要求
考点梳理
1.原因
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黄金)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导致贸易受阻。
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
2.条件
(1)客观条件:
a.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b.地圆学说的流行;
c.指南针的传入。
(2)主观条件:
3.时间:
4.最早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15世纪末开始
葡萄牙和西班牙
新航路开辟也称“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
5.代表人物及航线
人物 概况 贡献
迪亚士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开辟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达·伽马
人物 概况 贡献
哥伦布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
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麦哲伦
哥伦布
(1)消极: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2)积极: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如何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
杰
航路开辟影响 欧洲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 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促进物种交换
亚非拉 引发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带来西方文明,促进了当地封建制度的瓦解。
补充: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经济基础
大西洋
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公元1年西方对全球的了解
公元1600年西方对全球的了解
6.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可可等被带到世界各地
考点四 早期殖民掠夺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1.三角贸易
(1)时间:
(2)最早国家:
(3)主要经营者:
(4)目的:
课标要求
考点梳理
获取更大利润;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16世纪~19世纪中期
葡萄牙、西班牙
英国
(5)过程
出程:
中程:
归程:
欧洲→非洲
(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
非洲→美洲
(黑奴)
美洲→欧洲
(蔗糖、烟草等产品、金银)
起点和终点都是欧洲
(6)影响
对欧洲:加速了英国等西欧殖民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社会经济倒退。
对美洲:为美洲种植园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对美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期殖民掠夺:
葡萄牙
西班牙
英国
荷兰
最
早
非洲、亚洲
美洲
17世纪 海上马车夫
西
荷
法
打败“无敌舰队”
三次“英荷战争”
“七年战争”
日
不
落
帝
国
三角贸易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血腥性、野蛮性、残酷性
构建单元知识体系:7分钟
要求:
(1)体现单元重点知识,理清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当延伸拓展;
(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3)形式多样: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时间轴、知识树等
构建体系
构建体系
1、(2021·四川中考真题)16世纪的英国流传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呈长行。列作捡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 )
A.英国棉纺织业的兴起 B.庄园生活的惬意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工场经济的发展
D
中考演练
2、(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态度是( )
A.宣扬苦行禁欲 B.提倡“神权至上”
C.鼓励开拓进取 D.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D
中考演练
2、(2021·江苏中考真题)“1500-1600年,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进行了重大变革。”这一时期的欧洲
A.进入封建社会 B.走向资本主义
C.形成凡尔赛体系 D.出现联合的趋势
B
中考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