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荣成市16校联盟(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16校联盟(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16 16:54:08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生物期中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能使人体发病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牵牛花早晨开放,傍晚闭合” 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 生物能生长 ②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③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鲸鱼喷出水柱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C.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D.不论调查的范围有多大,都必须逐个调查
5.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6. 生活在岩石上的地衣,不但能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能分泌地衣酸,腐蚀风化岩石。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物既依赖环境,又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7.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而存活。下列与此现象相类似的是( )
A.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为灰色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9.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0.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11. 银杏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是每片都尽可能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12.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的有害物质最多
1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阳光、养料和水分等方面存在(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共生关系
14. 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对图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丙三者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甲
B.乙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C.若丙的数量增多,则甲就减少
D.甲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少
1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操作过程准确无误,对最终的结果张丽利用曲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16.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C.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a→b→e→c→d
D.图中c与e是捕食关系
17. 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
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
C.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
D.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8.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玉米←鼠←蛇←猫头鹰 B.阳光→玉米→鼠→蛇→猫头鹰
C.蘑菇→鼠→蛇→猫头鹰 D.玉米→鼠→蛇→猫头鹰
19.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
A.A→B→C→D→E B.E→D→C→B→A
C.C←E←B←A←D D.C→E→B→A→D
20.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荣成樱花湖 B.校园里的所有树
C. 一条长江 D.桑沟湾湿地公园
21.过度放牧、连年割草,可使草原退化、土壤沙化,其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是一定的 B.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弱
C.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物的生存决定其环境
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是( )
A.动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B.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植物
C.太阳光来自地球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D.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方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23.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24.人们在南极地区的企鹅和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发现了曾经在欧洲以及美洲大陆使用过的化学药剂DDT,这一现象说明( )
A.DDT危害极大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南极地区的企鹅和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曾到过欧洲以及美洲大陆
D.DDT可以随风传播
25.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如图①→②)进行观察。视野内的变化是( )
A. 视野变亮 B. 视野范围变小
C. 细胞变小 D. 细胞数量增加
26. 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7. 桃花的花瓣是红色的、榕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与这些颜色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中的( )
A. 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B. 液泡、叶绿体、细胞膜
C. 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 液泡、叶绿体、液泡
28.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 B.凉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C.稀碘液、清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清水、稀碘液
29.从细胞结构看,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的主要是(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
30.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具有,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2分)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物质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乙中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的最初来源是_________,猫头鹰体内有机物的最初来源是________。
(4)若图乙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______,有毒物质是沿______________传递到它体内的。
(5)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乙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
(6)图乙中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若猫头鹰被捕杀,食草鸟的数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__。
(7)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8)“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 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
生,我们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
32.(8分)某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1)该国家森林公园中,影响金雕、花面狐、山杜鹃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
(2)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
(3)“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该国家森林公园不仅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且使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紫锻、赤松之间是____关系,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_____的影响,如水杉、赤松、山杜鹃等能影响紫锻的生存。
(5)该国家森林公园属于_______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3.(8分)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把甲放在______下,乙放在______处培养。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 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 绿。(填“变” 或“不变”)
(5)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4.( 12分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其细微结构。图一、二、三、四分别为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部分步骤、显微镜下的细胞图象及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临时装片时,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 】________,图三中要观察到的细胞如视野b所示,需要转动【 】_________,换用高倍物镜,视野亮度会变_____,应调节【 】_______换成凹面镜。
(2)图二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四中甲和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其中植物细胞是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的是______,原因是该细胞有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 】_______。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 】________中。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有,而洋葱表皮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_______,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的结构是【 】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b
a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


8
第!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8!语法错误,1页初一生物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D D A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A D C B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B B D D B A A
选择题(30分)
非选择题(40分)
31.(1)生产者 分解者 (2)草→食草鸟→猫头鹰
(3)太阳能 草 (4)猫头鹰 食物链和食物网
(5)分解者 (6)捕食和竞争 先增多后减少
(7)自动调节能力 (8)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等
32.(1)生态因素 (2)温度
(3)生物影响环境 (4)竞争 生物因素
(5)森林 强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
33.(1)光 (2)光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
(3)阳光 黑暗 对照 有无光
(4)不变
(5)黄豆芽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34.(1)⑧ 物镜 ⑦转换器 暗 反光镜
(2)③→④→②→①
(3)甲 甲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乙没有
甲 ①细胞壁 ⑤液泡 ③叶绿体 ②细胞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