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坐井观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6 2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坐井观天
课题:坐井观天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能明白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中感悟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借助插图,直接揭题,学习“观”。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读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青蛙和小鸟什么故事?
3、借助插图,理解“井里”和“井沿”。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理解“?沿”。
二、通过读对话理解感悟故事内容和道理。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并分别画出来。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识字“答、渴、喝”,初步理解故事起因。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理解“大话”,通过从青蛙坐在井底这个角度看到的天空,体会青蛙由于自己坐在井底而导致所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却坚信自己所见的是正确的。
4、小鸟纠正青蛙的错误,把它在天空中飞翔所看到广阔的天空告诉青蛙,理解“无边无际”,扩展多音字“哪”。
5、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小鸟劝青蛙跳出井来才能认识到天有多大的无奈。
6、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全班一起总结得出: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眼界狭小,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要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中,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从中感悟寓言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是一个重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我运用自由朗读与默读相结合,以及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话学习过程中,既随文认识了文中的字词,又能从读中体会到文中揭示的深刻道理,进而使这个重难点得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