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2
如:2H2O 2H2↑ + O2↑
2×(1×2+16) 2×(1×2) 16×2
36 : 4 : 32
表明:
⑴ 水、氢气、氧气间的质量比为 36 : 4 : 32
⑵ 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通电
⑶ 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间个数比为 2 : 2 :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化学方程式反映
化学反应的客观
事实。
因此,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
遵守两个原则: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例如: C + o2 co2点燃C原子个数:O原子个数:1212H2 + O2 H2OH原子个数:O原子个数2221在这个式子中,右边的氧原子数少于左边的,
这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如果不是,你需要
做哪些处理.
这时为使式子两边的每一种原子的个数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
配上适当的 .前面化学计量数-------系数现在我们平衡啦!2H2+O2 2H2O点燃HHHHHOO O 嗨!我们没有足够的氧与它们平衡 H2+O2 H2O点燃 配 平配平的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法P + O2 P2O5Mg + O2 MgOH2 + O2 H2O CH4 + O2 H2O + CO2 222222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CO
(2) Al + O2 Al2O3
(3) CuO + C Cu + CO2
(4) H2S + O2 S + H2O点燃点燃点燃高温高温4 3 22 22 5 2 42 2 2课堂练习:2(5) C2H2 + O2 H2O + CO2
左反右生一短线配平之后加一线等号上下注条件箭头标出气或淀二、书写步骤以氯酸钾制氧气为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7.电解水 8.加热高锰酸钾
9.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10.点燃镁条可以在CO2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Fe + O2 Fe3O42.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
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
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23?2KClO3? 2KCl+3O2↑ 3.下列四个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3AB2+B2===2C B.2AB+2B2===2C
C.2AB+B2===2C D.AB2+2B2===2C
4.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⑥原子的种类( )
A.①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③④
C A5.(2012.鸡西市)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
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
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A6.(2012.重庆市)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
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
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
A. CO2 B. Cl2 C. O2 D. N2A7.(2012.福州市)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图1
C8.(2012.青岛市)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9.(2012.南允市)小明同学从S + O2 SO2? 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②③⑤B 本课小结: 化学方程式1、定义: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读法:4、遵守的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
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5、书写步骤:左反右生一短线
配平之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箭头标出气或淀(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粒子之间的个数比。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