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迷娘(之一)》《树和天空》比较阅读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迷娘(之一)》《树和天空》比较阅读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6 22: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多种意象组合下的情感律动
——《迷娘》《树和天空》比较阅读
你可知道那地方,柠檬花儿盛开,
香橙在绿阴深处闪着金光,
从蓝天吹来和煦的微风,
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
你可知道那地方?
走呵!走呵!
亲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屋顶下排列着圆柱,
厅堂辉煌,房间宽敞明亮,
大理石像凝视着我:
可怜的姑娘,你有什么忧伤?
你可知道那地方?
走呵!走呵!
我的保护人,我愿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地方,那高山?那云径?
骡子在浓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出没着早先的古龙,
悬崖欲坠,瀑布飞泻,
你可知道那地方?
走呵!走呵!
动身吧,父亲!我愿和你前往!
迷 娘 曲
歌 德
正 歌
副歌
正 歌
副歌
正 歌
副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迷娘》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展,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冈?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冈?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树和天空》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挥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意象
意境
情感
《迷娘》与《树和天空》分别都出现了哪些意象?
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用四字词语概括)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分钟
小组讨论
《迷娘》第1节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展,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故国之景:美好、和谐
爱情的象征(美神维纳斯的神树)
罗马人视之为智能、护卫和平的象征(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树)
1.诗歌第一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意境特点:宁静、美好。
思想感情: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迷娘》第2节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幼时家园——明亮 温暖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意境特点:美好、哀婉。
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迷娘》第3节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冈?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冈?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返乡之路——危险 曲折
3.诗歌第三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其意境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意境特点:神秘、险峻。
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亲爱的人”
“我的保护人”
“父亲”
层层深入
副歌部分称谓上有什么变化?带来情感上的什么变化?
迷娘的人生经历:
迷娘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私通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扔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受尽虐待,威廉把迷娘从杂技团赎出来,因此迷娘在曲中对威廉用了“爱人”“恩人”“父亲”三重称呼,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迷娘抱着对她出生的南国无限怀念的心情,唱了“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一曲。但因在流浪生涯中身心受到摧残,迷娘终于病死了。
普希金创作《致大海》时个人处境是怎样的?
普希金的激进思想不容于沙皇专制政府,被流放到南高加索。因不愿迎合当地总督,又被革职遭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走前,普希金站在高加索海边登高望远,波涛汹涌的大海激荡起他的万端思绪,流放生活期间远离朋友、远离文学界,精神上非常孤独,他也曾产生过从海上逃亡到南欧、彻底离开俄国的计划,但宣告失败。就是在这种抗争无效、期望渺茫的心境中,孕育了这首诗篇。
柠檬花儿盛开,
香橙在绿阴深处闪着金光,
从蓝天吹来和煦的微风,
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
你可知道那地方,
走呵!走呵!
亲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走呵!走呵!
我的保护人,我愿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地方,
屋顶下排列着圆柱,
厅堂辉煌,房间宽敞明亮,
大理石像凝视着我:
可怜的姑娘,你有什么忧伤?
那高山?那云径?
骡子在浓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出没着早先的古龙,
悬崖欲坠,瀑布飞泻,
走呵!走呵!
动身吧,父亲!我愿和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地方?
你可知道那地方?
你可知道那地方?
重章叠句 复沓而歌
back
迷 娘 曲
歌 德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back
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对话体的使用
对于诗中倾诉者是谁,被倾诉的对象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
如倾诉者就是迷娘,三个被倾诉者是一个人,就是迈斯特。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转而称呼他为“亲爱的人”、“我的保护人”、“我的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麦斯特怀有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我们不寻求统一,保留这种多解性,更能使这首诗具有含蓄、多义、神秘的特点,从而产生更恒久的艺术魅力。
迷娘曲(之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形只影单;失去了
一切欢乐,
我仰望苍穹,
向远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爱我者,
他远在天边。
我五内俱焚,
头晕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迷娘曲(之三)
别让我讲,让我沉默,
我有义务保守秘密,
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
只是命运它不愿意。
时候到了,日出会驱散
黑夜,天空豁然明爽;
坚硬的岩石会敞开胸怀,
让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
谁不愿躺在友人怀中,
倾听他胸中的积郁;
只是誓言迫使我缄默,
只有神能开启我的嘴。
back
扩展延伸
《树和天空》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挥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树和天空》即运用了隐喻手法。树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但是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驻足静观与默想,比如对宇宙一声纯粹而又唯美的惊叹!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那它比喻了什么呢

配乐朗诵,畅谈感悟
畅谈收获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的考查角度:
1.比较诗歌的意象
2.比较诗歌的情感/主题
3.比较诗歌的艺术手法
4.比较诗歌的语言风格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