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表面形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23 18: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xiaoyuw长白山(天池)2长白山(浮石林)3小河4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5地质作用6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7魏格纳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大陆漂移说创立者。8世界地图9世界地图10大陆漂移猜想11大陆漂移学说寒武纪:古生代的开始12大陆漂移学说奥陶纪:古海洋隔开诸大陆13大陆漂移学说志留纪:古生代海洋闭合,诸大陆开始碰撞14大陆漂移学说泥盆纪:鱼类的时代15大陆漂移学说石炭纪晚期:巨大煤炭沼泽的时代16大陆漂移学说二叠纪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灭绝17大陆漂移学说三叠纪末期,盘古大陆形成18大陆漂移学说侏罗纪早期:恐龙遍布盘古大陆19大陆漂移学说白垩纪:新的大洋张开20大陆漂移学说白垩纪第三纪:恐龙时代的终结21大陆漂移学说始新纪:新生代早期:印度开始撞击亚洲22大陆漂移学说中新纪:世界显出现代构造23大陆漂移学说现代世界24(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25板块运动示意图26海沟大洋板块大陆板块海岭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火山裂谷岛弧、山脉、高原老 ← 新 新→老生长边界世界海底地形图27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28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消亡边界29珠穆朗玛峰,
8844.43m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消亡边界30马里亚纳海沟,-1,0911m板块张裂区生长边界31地震分布图(2011.4.16)32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33(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褶皱断层34褶皱35断层36断块山37渭河谷地38实践意义39(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火山活动地震活动40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41概念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破坏作用,形成风化壳。
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搬运作用:经风化和侵蚀作用破坏后的碎屑物质,在流水、风、冰川等的作用下,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是地表夷平的重要过程。
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形成各种沉积地貌。
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作用变成坚固岩石的过程。该作用形成个汇总沉积岩。42外力作用相互关系43风化作用44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45风力侵蚀作用风蚀蘑菇流水侵蚀作用峡谷流水沉积作用冲积平原48风力搬运作用流动沙丘新月形沙丘50流水溶蚀、沉积作用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51流水溶蚀喀斯特峰林52冲积扇三角洲冲积扇与三角洲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淤积,从而形成宽广的冲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海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堆积作用风化作用56侵蚀作用57搬运作用58沉积作用59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60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61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塑造62海浪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63自然环境与外力作用64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降水盈余=年降水量-年蒸发能力,单位毫米(mm)。
湿润区:年降水盈余大于400mm的地区
半湿润区:年降水盈余0-400mm的地区
半干旱区:年降水盈余-400-0mm的地区
干旱区:年降水盈余小于-400mm的地区。65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