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清政府的黄龙旗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两面旗帜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龙旗,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的转身。中华民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颁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背景
新课讲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
1、概况
时间: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国都:
纪年法: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黎元洪
南 京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2、评价: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孙中山手书《大总统誓词》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894年,清政府改革兵制,派长芦盐运使胡鹬芬在天津以南的新农镇即小站训练新军,取名“定武军”。1895年改派袁世凯督练,改名“新建陆军”,仿效德国军制和操练,聘请德国人为教官,编为10个营7300人,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所以也称为北洋军。1901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接任,将北洋军扩编为6个镇(相当于师),从此成为北洋军首领,并在此基础上网罗亲信,扩张势力,迅速形成左右全国局势的强大军事集团。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为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便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背景:
清政府
任命
军事进攻
玩弄权术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
立宪派旧官僚等
施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形势
革命派的妥协及对袁世凯认识不清
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什么会落入袁世凯之手呢
谁做一个总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度。制约的不仅是袁世凯,而是清除两千年来封建专制之余毒,非一朝一夕所能为,恳请诸位同志勿执着于一职一位的得失,而应致力于创立深入人心的用法律捍卫之革命制度。
——孙中山
幼年溥仪
2、过程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利诱下
时间: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
意义: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接着2月15日袁世凯通电全国,拥护共和。
溥仪退位诏书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新课讲解
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的?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逼清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
袁世凯就职
新课讲解
通电赞成共和
3、结局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清帝退位和孙中山提出辞职(1912.2.12—13)
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人物:
内容:
1912年3月
孙中山
①主权在民;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三权分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性质: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意义: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思想: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利制衡;人民主权;天赋人权。
时间:
内容:
1912年3月11日
不仅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且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
制衡
知识拓展
三权分立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
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成功
(1)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创立了中华民国 。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影响最深远)
(3)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国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5)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失败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 3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
课堂小结
中华民国建立
标志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机构
参议院
内容
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性质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任就职
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其中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是( )
A.黄兴 B.毛泽东 C.袁世凯 D.孙中山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政府官员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平等的思想 B.自由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 D.博爱的观念
当
堂
检
测
D
A
3.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一致认为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结束动乱、稳定政局,革命派也希望能尽快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这一形势下谁占据了有利位置( )
A.孙中山 B.张作霖 C.袁世凯 D.黎元洪
4.清帝退位后不久,袁世凯正式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入(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清政府统治时期 D.湖北军政府统治时期
A
C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尊奉孙中山为国父。这是因为孙中山( )
A.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D.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课堂练习
B
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