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内容: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 观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理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
对策: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顺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问:我们小朋友有没有坐过公共汽车?
2、谁来说一说怎样坐公共汽车。
3、生回答。
4、师小结:我们坐公共汽车应井然有序,小朋友们,要弄清每一次上、下车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 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 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动画演示,问:
(1)公共汽车里原来有几个人 (7))
(2)下来2个人后还有几个人 你能用一道算式计算吗
生:7-2=5
(3)又上来3个人,现在一共有几个人 你能在用一道算式计算吗
生:5+3=8
师:我们用了两道算式计算出了一共有8人,你们想用一道算式来计算吗?
生说,师书:7-2+3=8
2、 揭示课题
问: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
师:像这样,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称之为加减混合。
3、 探究算法。
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反馈,师板书:7-2+3=8
5
问:5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1)今天,小明的班级开展班队活动,主题是去公园参加义务劳动。(出示图)你们瞧,小明起劲地在干什么呢?接着呢?这两幅图是连续的,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说图意。
(3)指名学生连贯完整地交流。
(4)根据图意填算式。
(5)同桌说说计算过程,然后全班一起说。
2、“想想做做”第2题
小红他们组开展的活动是打扫卫生。看,他们正在打扫亭子呢!(出示图)你能说说图意吗?
(1) 指名学生交流。
(2) 学生独立列算式,并填写。
3提问:比较今天学习的加减混合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小结:跟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计算。有的加在前,有的减在前,加在前先算加,减在前先算减。
4.“想想做做”第3题
你会算加减混合的算式了吗?下面有几道题等着你们去挑战呢!大家有信心吗?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全班交流、订正,并选择题目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5、“想想做做”第4题
小朋友们劳动后有些累了,我们去摘一些黄瓜和草莓解解渴吧。
(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
四、 总结
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