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9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排列,并寻找规律。
教学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导入:数学王国引运动会啦!数宝贝们排成了整齐方队(出示百教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宝贝是怎么排队的(这里初步寻找规律,学生的第一感知一般会发现横排就是按照平时数数的顺序排列的)
追问: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空着的,你知道哪此数宝贝还没来?快把他们请来吧,一边数一边填一填。
2、学生独立完成边数数边填写,在学习单上完成百数表(播放轻音乐)。
3、听口令:
请同学们将十位是4的数用“ ”画出。
请同学们将个位是5的数用“ ”画出。
请同学们将十位是4的数用“√”画出。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同学们横着选几行数读一读,和同桌说说数宝贝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交流,指名学生上台指着不同的横行说一说。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或一百),它十位上的数比左边九个数十位上的数都多l;横着看同一行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百数表里藏着奥秘的情境吸引学生深入地观察讨论,在表中选几行读一读,不仅巩固了读数,又能在表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再通过同桌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去观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找规律的能力。
3、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7斜着看呢' 转弯看呢 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的其他同学。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5、全班交流。(竖着看,在同一列数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十位上的教不同,竖着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0。斜着看,从左上到右下每个数之间相差11,从右上到左下每个数之间相差9转弯看,交叉处的数十位与横行相同,个位与竖行相同······),
6、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在同一行中,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在同一列中,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7、谈话: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想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8、谈话:同学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还会有新的发现!
9、谈话:用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可以由易到难先用田字形的框、每次框出四个教、让学生读一读框里的各个教、横着、竖着、斜着比一比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联系!)
10.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田字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11、改变给出的那个数的位置,说出另三个格里的数。
12.其他形状的框仿照使用。
13.让学生在学习单上,小组合作试一试,请同学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框中找相邻数的关系,是为了激活在观察百数表是发现的规律。
经过小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活动的时间,激发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听故事,学生趴桌上,学生提问题: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学生答:个位是1、3、5、7、9的数是单数;个位是2、4、6、8、10的数是双数。
我们来一组游戏:
1、我会站:学号21-30的小朋友站好,报学号,单数上前跨一步。
2、我会玩:数宝贝妈妈今天过生日,大家帮忙串珠送给妈妈。
3、我会猜:我读题,学生回答,再单独回答。
4、我会说:请人说说第48号前一共有多少人?
5、我会画:把各点按顺序连起来,是什么?按几个几个地数?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横着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竖着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的情境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完成百数表的整理,既复习了数数、写数,又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了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研究表中数的排列顺序并把空格填满。然后在表中横着选几行数,竖着选几列数读一读,比一比,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快乐思考,积极探索。这样的整理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认数中获得的知识,另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