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6.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6.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6 21: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方法。
难点:比较方法的总结归纳。
教学准备:扑克牌,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松鼠和小兔子要进行一场比赛,你们想当裁判吗?(学生回答)
师:想的话,要回答下面几道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刚才这几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大家真棒!
我发现这位同学坐的很端正,请问:你今年几岁了?(学生回答)老师今年30岁了,谁的年龄大呢?(学生回答)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学生回答)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猜想学生想当裁判,便会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复习了100以内认数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准备。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谈话: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子要去海边比赛拾贝壳,请同学们当裁判,你们准备好了吗?(出示挂图)
课件出示第一次拾贝壳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美丽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自然进入问题情境。
师:谁来介绍一下它们拾了几个贝壳?
生:小松鼠拾了46个贝壳,小兔子拾了38个贝壳。
师:到底谁拾的多呢?先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边说边出示:46 O 38)
学生回答不同的比较方法。
师:课件出示,先比一比十位上的数。
师:那在第一次的比赛中谁赢了?
生:小松鼠。
师:可是小兔子非常不服气,它说呀:不行不行,我们还要比。(课件出示第二次拾贝壳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有趣的情节,感染了学生,引发了学生对第二次比赛结果的渴望,自然进入问题情境。
谁来介绍一下吧。
生:小松鼠拾了54个贝壳,小兔子拾了56个贝壳。
师:一样多吗?(生回答)
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边说边出示54 O 56)
有答案的同学用手势告诉老师。生:举手。
师请人回答。
生:如果十位相同,就比较个位。
师:说的真好,老师奖励你一面小红旗,下课来领。
师:谁还能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来说一说吗?(指定两三位学生说一说)
师:说的真完整,掌声送给他。
师:如果在计数器上,你能比较54和56的大小吗?
课件出示计数器,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
师:真棒,同学们是不是这样观察的呢?(出示54<56)
同学们用手势告诉我这是什么符号?
课件出示:都是两位数,十位相同,比个位。
在第二次的比赛中,谁赢了?
生:小兔子。
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兔子通过努力超过了小松鼠。可是小松鼠也不服气,说:不行不行。我们还要比。于是小松鼠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贝壳。
(课件出示第三次拾贝壳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有趣的情节,问题的设计,把学生的兴趣一步一步激发到高潮,他们很想知道结果怎样,所以自然进入问题情境。
师:谁来告诉老师,介绍一下。
生:小松鼠拾了100个贝壳,小兔子拾了94个贝壳。
师:这次谁拾的多,你们是怎么观察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我答案,谁用微笑来告诉我。(学生微笑坐正)
师:真不错,谁还能像他那样说?(指定两三位学生说一说)
师总结: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课件出示)
师:一起用手势告诉我100>94。
8、师:在今天的比赛中,谁赢了啊?
生:小松鼠。
师:小松鼠真不错,那么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指定学生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师为总结方法编写了一首特定的儿歌。(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首儿歌理解了吗?(学生回答)
师再次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3次比赛,哪个动物拾的贝壳多,大多数学生凭生活经验都能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所以一定要组织学生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比的,怎样想的。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进行比较。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智慧城堡闯关吧!
第一关:说一说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包括哪些数吗?它们与60相比,比60大还是小?比70呢?
设计意图:通过大小比较,确定几十几的大致范围,是数感的培养,也是估算的基础。
第二关:比一比
兔妈妈在不同的季节里给小兔子拍了3张照片,请同学们说说每张照片对应的季节,并把每个季节里的温度进行比较大小。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比较方法。
设计意图 :在熟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到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并学习用几个不等号来连接,学习一些数学符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三关:找一找
通过提示,根据图形找数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四关:猜一猜
22371058763000 方框的后面躲着几?70 < 7
要求学生思考:可以填0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轻松一刻
数学游戏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调查家人的年龄,并把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6 > 38 54 < 56 100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