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是指什么事件?
新中国成立
2、歌词中“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邓小平
3、歌词中“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是指中国走进了什么样的时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知识梳理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
1、土地改革
2、“一五”计划
3、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5、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土地改革
掌握要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时间?颁布的法令是什么?
1950-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你知道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的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土地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土地改革土地所有制转变: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实际是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但都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
难点突破
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①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②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
毛主席曾感概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主席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概?
2、“一五”计划
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
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一五成就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武汉长江大桥
长春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
主要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建成东北、华北、西北等工业基地。
小显身手
1、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是( )
A、在长江上建造了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B、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建成
3、社会主义改造
了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具体是指什么改造?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制有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
1、所谓“三大改造”是指对什么的改造( ) A.工业、农业、商业
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C.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D.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
2、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
A、中华民国成立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改革开放后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
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
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失误的原因:
难点突破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石油(大庆油田)
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
5、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深圳,一夜崛起的城市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在农村、城市分别实行什么?
我国最先建立起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什么?
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
总结归纳
中国现代经济
土
地
改
革
一
五
计
划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大
跃
进
和
人
民
公
社
化
改
革
开
放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主席曾感概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材料四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落后状况,在经济上新中国实施了什么方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什么重大失误?这些重大失误给我们什么启示?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 ;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热点关注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请回答: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哪些重大运动?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等。
课后延伸:写一篇300-500字的文章,介绍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你的感受。发至:lfqtcl@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现代经济》教学设计
小榄二中 唐翠莲
教学内容 《中国现代经济》 年级 初三 课时 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夯实基础,掌握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的曲折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增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1、土地改革的意义 2、一五计划的成就 3、三大改造的实质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原因 5、改革开放的内容 难点:1、土地改革的意义2、三大改造的实质 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角色扮演、自主练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课程 《走进新时代》歌曲引入,提出问题:1、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是指什么事件?2、歌词中“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3、歌词中“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是指中国走进了什么样的时代?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那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引入中国现代经济发展 学生欣赏歌曲,回答
知识梳理 幻灯片呈现1、土地改革(1950-1952年)2、“一五”计划 (1953-1957年)3、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8-1976年)5、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1978年-)
复习内容 1、土地改革:图片展示:该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展示掌握要点与提出的问题: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时间?颁布的法令是什么?难点突破: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制问题重点: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学生抢答
2、一五计划:由毛主席的话语引出。毛主席曾感概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主席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概?由于我国工业落后,为改变这中局面,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展示: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 学生回答
展示有关“一五”计划成就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巧妙掌握“一五”计划成就。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除了“一五计划”还有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欣赏图片,巧妙记忆
3.社会主义改造。展示要求:了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学生回答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具体是指什么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通过网络解释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 学生抢答
4、观看《大跃进》视频,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展示大跃进的重要图片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一个学生扮演周恩来召集干部开会,商量出现重大失误的原因)介绍在社会主义探索道路里成就与模范人物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观看图片角色扮演
复习内容 5、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由图片回答问题,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在农村、城市分别实行什么? 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与升华
实战演练关注热点 学生自主讨论练习,巩固所复习的知识。具体内容见幻灯片。
课外延伸 课后延伸:写一篇300-500字的文章,介绍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你的感受。发至:lfqtcl@ ( mailto:lfqtcl@ )
板书设计 1、土地改革2、“一五”计划 3、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5、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现代经济》整体规划
小榄镇第二中学 唐翠莲
在初三历史总复习中,中国经济专题的复习是必要的。分专题复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中国经济专题可划分成中国古代经济,近代经济和现代经济。根据今年中考的热点(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考纲考察的内容、新增考点和各地中考的模拟试题,我们把中国现代经济建设作为复习的重点内容。
教材以及考纲分析:中国现代经济包括土地改革、“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等内容。本专题的重点:1、土地改革的意义 2、一五计划的成就 3、三大改造的实质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原因 5、改革开放的内容 。本专题的难点:1、土地改革的意义2、三大改造的实质 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原因。
本专题的总体教学目标:使学生夯实基础,掌握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的曲折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增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
学情分析:本校初三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差,缺乏自主探索和学习历史兴趣与动力。归纳概括能力不强,厌学情绪突出,恐惧记忆。另外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学期较短。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专题的教学主要根据中考历史考试大纲的要求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用音乐欣赏的方法引入课堂,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历史问题的兴趣,让学生观看视频消除复习的疲惫感以及加强对知识重点的理解,引导学生巧妙记忆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穿插练习巩固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达到专题复习的效果。
相关教学策略:音乐欣赏、视频回顾,学生讨论、角色扮演、自主练习等
课时安排:1课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现代经济》教学反思
小榄镇第二中学 唐翠莲
大学毕业两年,教了两年初三的历史课,又是跨专业任教,可说我完全是一个历史的外行人逐步地变成了一个略懂一点点历史知识的知识“贩子”。这个过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从不懂历史的到学懂历史的这个过程是艰辛的,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这两年来我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习历史的学生,探索如何才能让自己学好历史,让学生学好历史。一开始我是通篇看完初中历史的六本教材,然后熟悉考纲要考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编写练习、做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便开始看专题,整理专题,形成系统,方便记忆掌握内容。专题复习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又是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为综合训练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但是专题复习要如何进行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以往我们复习的时候是按照学生预习—课堂精讲—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下节课小测的形式进行。这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考的实效性,但是学生在课堂中少了欢声,少了自主探索,似乎只是在考试和题海中度过每一节课,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于是我思考,能否有一种复习模式,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复习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了历史课的快乐,又可以完成中考的任务?
老师都反映复习课难上,不少学生没激情没兴趣,新课反而好上,学生可以讨论,可以看视频,图片等等。很多学生反映喜欢上新课,有音可听有图可看,没那么闷。那复习课能否设计得像新课一样吸引学生,又像传统的复习课一样有应考的效果?可做一下尝试。恰逢一个教学比赛的机会,我把《中国现代经济》作为专题复习,熟悉中考考纲的内容,把握住重点难点后,在设计中利用《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作为导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回顾学过的知识。课堂中穿插不少重点要掌握的图片以加深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和音像,利用视频让学生了解难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概括,还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地用练习的形式巩固重点难点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对知识作归纳总结。在课后再做一些练习来巩固复习的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参与课堂,对这节复习课表现出新鲜和感兴趣的情绪。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练习也很主动地去做。不过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复习的内容没能对每一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都重新像新课一样交代清楚,不知道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否还记得,能否把知识真正系统化。这样的复习形式可能比较适合对历史缺乏兴趣和动力的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于对历史有浓厚兴趣和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此类课太简单了。所以,对于生源好基础好的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复习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现代经济》教学建议
小榄镇第二中学 唐翠莲
根据我校学生基础薄弱,历史知识面不广,缺乏学习主动性而设计《中国现代经济》专题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参与课堂,对这节复习课表现出新鲜和感兴趣的情绪。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练习也很主动地去做。不过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复习的内容没能对每一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都重新像新课一样交代清楚,不知道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否还记得,能否把知识真正系统化。我觉得这样的复习形式可能比较适合对历史缺乏兴趣和动力的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于对历史有浓厚兴趣和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此类课简单化了。所以,对于生源好基础好的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复习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近现代经济
【课后闯关】
模拟考场:选择题
1、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 )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地主土地所有制 D集体土地所有制
3、参加历史兴趣小组的李刚同学,想探究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的农村政策,请你为他推荐一部与此相关的历史文献(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联合政府》
4、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你认为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A、实行土地改革 B、新中国成立 C、实行改革开放 D、抗美援朝胜利
5、“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你知道这一阶段退出历史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后 B、新中国成立时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青藏公路通到“世界屋脊”的时期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8、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初,你可能经历的农村变化有( )
①进行土地改革 ②参加农业合作社 ③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9、“三大改造”的时间是( )
A.1949年至1952年底 B.1950年至1953年 C.1966年至1976年 D.1953年至1956年底
10、所谓“三大改造”是指对什么的改造
A.工业、农业、商业 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C.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D.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
11、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在( )
A、中华民国成立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改革开放后
1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与这样的事情相关联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4、1979年中国北方一个农民家里正召开一次重要家庭会议,他们商量的内容与贯彻了这一时期我党的政策有关,这一时期我党的政策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土地革命 D、实行人民公社化
15、近代中国经济一直受到帝国主义的制约。《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增开通商口岸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1895年,他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后相继建成大生二、三、八纱厂以及盐业、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
材料三 建国初期,毛主席曾感概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场运动?它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张謇的举动体现了他的重要思想主张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师夷长技以制夷
3、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落后状况,在经济上新中国实施了什么方案?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什么重大失误?这些重大失误给我们什么启示?
21、关注热点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请回答:
1、20实际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哪些重大运动?
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