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问题引导,师生共进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反思及建议
本课教学以“基于问题的学习”为核心思想展开设计,结合课文实际内容,灵活的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模拟活动和动手完成表格的形式出现,通过环节设置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展开自学探究,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使其经历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的锻炼和提高。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一些细节仍需要教师关注。
一、不放弃、不回避、给学生成长的机会
“身临其境”环节中,初中学生在扮演各国代表团成员发言的过程中,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尤其是广东学生,还受到方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表述方面可能会有不规范的情况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知识方面,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在语言方面,教师应该以鼓励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逐步规范用语。教师应该认识到,正因为学生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不足,我们才更应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而不是借口学生能力不足而回避问题。代表法国、英国和美国发言的学生可能会直接提出要德国赔很多钱,分很多土地等。教师不必为这样直观的表达头疼,反而可以利用学生的语言和神态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帝国主义在利益面前的丑态,更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中国代表发言时,可能带有个人的感彩,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当时阻止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留学生们的心情,体会参与五四运动的学生的心情,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无框架、无定式、还学生思维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常常纠结于学生的回答天马行空,往往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如在对《凡尔赛和约》及《九国公约》的主要受益国和主要受害国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可能认为奥地利也是受益国,教师可以从一战前及一战中奥匈帝国与德国的关系引导学生更正错误的观念。学生也可能会由华盛顿会议中,中国在山东的权益得到部分恢复得出中国是受益国的结论。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是否取消?不平等条约是否作废?中国是否真正实现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得出中国是受害国的结论。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拨乱反正,学生也能更进一步的理解课本内容。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提出,恰恰说明学生正在思考,也体现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性的拓展性。
三、师引导、生主体、让师生携手前行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本人认为只要抓住“问题”这一核心思想,具体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本课尝试将“问题”与模拟活动环节和动手完成表格结合起来,再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程序回归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流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问题”为核心的活动环节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向;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提高。表面上看来教师的活减少了,但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临堂应变能力和知识的储备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在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的体现。在尝试实践这一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期的学生表现,我个人认为正是这一模式最为可贵的地方,因为它体现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最期待看到却难以看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活用问题激发课堂火花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开篇。主要内容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是在战胜的协约帝国主义国家对战败的德国等国家的分赃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暂时的缓和,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战败国对战胜国的仇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种子。因此本课既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又开启了一战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形势新局面,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2、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难点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情境教学,体验教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一战结果开启战后世界的新发展,点出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明确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1、 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引导学生将目光从图片福煦车厢转移到美仑美奂的凡尔赛宫,运用语言与视觉双重手段激发学生对巴黎和会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完成巴黎和会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
关于巴黎和会召开的具体情况,通过一个模拟环节“身临其境”来完成学习。讨论过程中,必须从各国立场出发,综合考虑一战前后各国的综合实力、实际情况与各国之间的关系。讨论结束,各组挑选一或两位代表发表讨论的成果。预期代表不同国家的学生,会发现各国为实现本国的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会损害别国利益,教师此时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对别国的要求提出异议,通过这样的讨论与碰撞,学生更能够感受巴黎和会上各国争论的激烈程度,更能够体会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斗争。
2、《凡尔赛和约》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基础内容,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条约内容分析主要受益国和主要受害国,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同时注意联系五四爱国运动。
3、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和国际联盟
从德国因战败导致残酷的制裁为基点引导学生拓展其它战败国能否逃脱战胜国的制裁。配合出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欧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两张图片,学生通过读图直接得出欧洲版图发生变化的结论,加上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非洲与西亚的版图也发生了变化,确立凡尔赛体系。关于国际联盟的成立,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其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即可。
2、 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
通过合作探究性质的“比较学习”环节来完成学习任务。将准备好的“比较学习”表格发放给学生,最好是2-3个学生合作完成一张,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环节得到锻炼,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附:比较学习表格及其答案
项目会议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主要受益国 主要受害国 涉及地域
巴黎和会 1919年 巴黎 法、英、美 法、英、日 德国、中国 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华盛顿 美、英、日 美 中国 东亚、太平洋地区
2、《九国公约》
预计学生在“比较学习”环节中能得出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在主要受益国、主要受害国和涉及地域方面的不同,教师请学生讲述如何通过分析条约得出结论,适当通过课件的展示做相关补充。
3、华盛顿体系形成
教师对学生在“比较学习”环节中获得的学习成果做一简要概括,并从两会涉及的不同地域得出“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一结论。然后通过课件形象的将两个体系合二为一,合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通过“大家说”环节组织学生结合材料完成评价,所学知识,从福煦的话中得出法国与德国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从列宁的话中找出美国与日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实际,得出帝国主义与弱小国家之间的仍然存在矛盾的结论;最后,通过结合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与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两个史实,学生得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存在这一结论。
四、课堂练习,史为今用:
学生在讨论中,将本课所学知识与本国现实结合,实现知识进一步升华,实现本课诗意德育目标。要点包括:弱国无外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等。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1、 基础性练习
简答题: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分别是?
2、 理解性练习
1、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爆发90周年,一批海外留学生举行了别开生面的 “国旗下的宣誓” 活动,他们将宣誓活动地点选在了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有关的( )
A.伦敦 B.柏林 C.华盛顿 D.巴黎凡尔赛宫
2、《凡尔赛和约》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和约。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规定是( )
A.德国边界问题 B.赔款问题 C.殖民地问题 D.军备问题
3、《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根据是《凡尔赛和约》( )
A.没有充分满足法国等战胜国的要求 B.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的新秩序
C.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严重损害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权益
三、运用性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列宁评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
(1)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2)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中都涉及到中国问题,请你任答其中一个条约所涉及到中国问题的内容,并说说它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一战后列强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否长久维持世界和平?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性练习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二、理解性练习
1、D; 2、C;3、C。
三、运用性练习
(1)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2)《凡尔赛和约》将原德国控制的中国山东交由日本控制,这个消息传入北京,引起五四运动爆发。或:《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它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不能;因为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巧用问题,绽放学生思维火花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堂实录
一、承上启下,明确主题。
师:上课,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字面上来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要了解这两个体系的形成,就必须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
生: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战败。
二、问题情境、激发思维
师:战争结束后,我们把目光从福煦车厢转移到宏伟壮观、美轮美奂曾经是法兰西宫廷的凡尔赛宫。1919年1月这里人声鼎沸,成为全世界聚焦的中心,有人知道原因吗?
生:在这里召开巴黎和会。
师:参加巴黎和会的有多少个国家?
生齐答:27个。
师:这些国家都有发言权吗?
生齐答:不是。
师:真正拥有发言权的只有哪几个国家?
生齐答:法国、英国和美国。
师:这三个国家参加会议的代表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为什么这三个国家能够操纵会议的走向?
生:因为他们都是战胜国,而且他们的国力都十分强大。
师:中国虽然同样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会议,但是和其它弱国一样,在会议中都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巴黎和会进行的情况如何,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模拟环节“身临其境”,四组同学分别扮演参加巴黎和会的四个国家代表团,经过讨论之后确定各国会在巴黎和会中提出怎样的要求。(分组后,学生开始分组讨论,教师到各组帮助指导学生)
生1(第一组东道主法国代表团):我国曾两次被德国侵入,我们不希望看到第三次。在领土方面,我们希望把德国肢解掉。如果不能肢解的话,我们希望在两国间建立一个缓冲国。金钱方面,争取尽可能多的赔款。军事方面,尽量削弱德国的力量。殖民地方面,尽可能的瓜分多一些。
生2(第二组英国代表团):首先在赔偿方面,我国在战争中损失数亿,但我们不要求太多,只希望德国做出基本的赔偿,不然德国工人阶级起义的话,德国可能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时联合社会主义苏俄,后果将不堪设想。
生3补充发言(第二组英国代表团):我们英国队法国提出的肢解德国的要求不赞同,我们应该秉着和平的方针,给德国一个机会。我们也不同意建立缓冲国,因为有可能会引起缓冲国与法、德两国的冲突。
师:英国的代表更加具有大局观念,接着我们来看美国代表团有什么想法。
生4(第三组美国代表团):我们要求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我们可以控制进入这个联盟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也反对法国的要求,过分的削弱德国也会阻碍美国的发展,妨碍美国争取政治大国。但是还是可以向德国提出基本的赔偿要求。
生5(第四组中国代表团):我们要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包括收回海关主权,“二十一条”是袁世凯与日本私下签署的,不代表中国人民的意愿,也因该废除,还要归还大战中日本在中国夺取的一切权益。山东本来就是中国的,我们有权力收回。帝国主义也要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师:中国代表团的要求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老师刚刚发现,英国和美国代表团似乎对法国代表团的要求有异议,法国代表团对此有什么看法?
生6(第一组东道主法国代表团):如果不削弱德国的军事力量,将来说不定德国还会再一次发动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至于缓冲国,可以避免我们两个发生正面冲突,避免更大的伤亡。
生7(第二组英国代表团):对我国来说,过于削弱德国军事力量会威胁我国的地位,我国不同意。
生8(第三组美国代表团):过于削弱德国可能使法国称霸,对我国不利。
师:在讨论过程中,各国的要求是有冲突的。每一个国家参加巴黎和会,都希望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这就不可避免损害别国利益。我们在课堂上都已经展开争论,大家可以想象巴黎和会中各国代表的争论会更加激烈,这场争论持续了多久?
生齐答:5个月。
师:才勉强签订什么和约?
生齐答:《凡尔赛和约》
师:大家自己动手到课本上把《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找出来。
生:齐读《凡尔赛和约》内容。
师:从内容来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哪些国家是主要受益国?
生1:英国、法国和日本,因为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他们瓜分。
生2:操纵国之一的美国没有获得什么好处。
师:帝国主义的行为就是一种分赃的行为,巴黎和会实际上就是一次分赃的会议。我们了解了受益国,那么主要受害国有哪些?
生: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是受害国。
师:从领土、殖民地和赔款各方面来看,最大的受害国是哪一个?
生齐答:德国。
师:中国山东主权被日本继承的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并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但德国不得不接受和约,除德国外,其它战败国能逃脱被制裁的命运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从1919年到1920年帝国主义分别于其它战败国签订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另外根据和约,国际联盟成立。
生提问:为什么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师:刚刚就有同学提出美国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中获得好处,所以美国参议院没有通过《凡尔赛和约》,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但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为此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三、比较学习、合作探究
师:发比较学习表格,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
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合作学习,人人参与,气氛活跃。
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小结学生这一阶段合作探究的成果,并提问:有没有同学找出更深层次的不同?
生1:涉及地区不同。
生2:最大的收益国不同。
师:同学如何得出这些结论?课件展示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请学生结合分析会议的收益国。
生2(继续分析):《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是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开辟道路。
生3:在《五国条约》中,美国获得和英国一样的海军吨位,美国是受益国。
生4:中国收回部分山东主权,美国阻止日本独霸中国。
师:中国收回部分山东主权是不是表明中国也是受益国呢?
生:不是,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没有真正恢复,中国是受害国。
师:结合毛泽东主席的话:“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肯定学生观点,并通过课件展示学生自学探究的成果。小结这一阶段学习内容:华盛顿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即“华盛顿体系”。它与之前学习的“凡尔赛体系”合并,称为?
生齐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综合运用、能力提升
师:在这一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当时一些名人做出了一些评价,课件展示法国元帅福煦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话,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为什么?
生:展开讨论。
生1:同意福煦的说法,因为整个《凡尔赛和约》暂时维持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但是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他们之间有矛盾有冲突,不可能达到统一。20年之后,说不定会再战。
生2:同意列宁的说法,因为在美国支持下,中国收回了山东部分权益。
生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两次会议中,某一部分国家并没有的到需要的权益,战败国也会有东山再起之类的想法,所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不可能带来永远的和平。
生4:帝国主义的分赃行为,不可能带来永远的和平,也许暂时休战,战争总有一天会爆发。
生5:一些国家利益不能满足,对这一体系不满。
师:列举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以及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史实。肯定学生观点。
五、史为今用、思维升华
生1:落后就要挨打。
生2:中国应该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够避免上述局面的出现。
师:中国应该怎样提高综合国力呢?
生3: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但是他们的科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应该多向先进国家、发达国家学习科技,强化国力,最后超越它们。
师:如果中国有一天成为国际第一流的强国,是不是也要像帝国主义国家一样侵略别国?我们在国际社会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生:强国不意味着独霸世界,而是要维持世界和平秩序,让大家都有和平的环境,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是很大的。
师总结:霸权主义不会带来真正的和平,我们应该共建和谐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经济大危机
●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九年级下册第三课
执教:方佩
一、凡尔赛体系
二、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福煦车厢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Versailles Palace
一、凡尔赛体系
1、形成:
巴黎和会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威尔逊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巴黎和会”三巨头
请同学们分别扮演参加巴黎和会的法国、英国、美国和中国代表团,经过讨论后确定代表团将在巴黎和会中提出怎样的要求。
签署《凡尔赛和约》
一、凡尔赛体系
1、形成: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2、主要条约:
协约国对德《凡尔赛和约》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
《凡尔赛和约》
协约国对奥和约
协约国对匈和约
协约国对土和约
协约国对保和约
《凡尔赛和约》
协约国对奥和约
协约国对匈和约
协约国对土和约
协约国对保和约
确立
帝国主义
在欧洲、
西亚、
非洲统治
的新秩序
一、凡尔赛体系
1、形成: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3、影响:
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主要条约:
日内瓦万国宫
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
1920年1月成立
一、凡尔赛体系
1、形成: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3、影响:
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体系
1、形成:
华盛顿会议
2、主要条约:
华盛顿会议
请各组通过阅读课本与讨论学习
尝试找出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有哪些不同点
项目
会议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巴黎
和会 1919年 法国
巴黎 法、英、美
华盛顿会议 1921~
1922年 美国
华盛顿 美、英、日
一、凡尔赛体系
1、形成: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3、影响:
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体系
1、形成: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2、主要条约:
2、主要条约: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相约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属地权益
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中日关于
山东问题的协定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
项目
会议 主要
受益国 主要
受害国 涉及地区
巴黎
和会 英、法、日 德国、中国 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会议 美国 中国 东亚、太平洋地区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中日关于
山东问题的协定
确立了
帝国主义
在东亚、
太平洋
地区的
统治秩序
一、凡尔赛体系
1、形成: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3、影响:
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体系
1、形成: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3、影响:
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
地区的统治秩序
2、主要条约:
2、主要条约: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
你同意上述说法吗?
请说明理由?
中国先后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但主权都被侵犯。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迪?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请各组通过阅读课本与讨论学习尝试找出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有哪些不同点:
项目会议
巴 黎和 会
华盛顿会 议
大家一起来集思广益
尝试透过现象看本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rnj9jc.corf丁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