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精品教学示范课(视频实录+课件+教案+反思+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精品教学示范课(视频实录+课件+教案+反思+建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3 19:17:2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培养学生通过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历史故事,以小见大把握史实逻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日俄两国两个小人物的一生作为故事开端,两个家庭的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历史图片、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改革,两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次改革的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白任何个人的一生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
教材内容简单明了,但是这节课需要教师讲授的知识点颇多。在40分钟里,要将日俄两国改革的背景、经过、影响讲清楚,学生听明白是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本堂课的两位主角:俄国农奴尤里和日本平民小酒馆老板加藤和一。(利用两个小人物的经历来导课,增加课堂的故事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请活泼好动的男学生扮演尤里和加藤和一,增强课堂的有趣性,增加学生的亲切感。)
介绍尤里身份,根据图表,【教师提问】从1858到1861年,俄国农奴暴动的次数是逐渐增多还是减少
学生回答:“增多。
【教师提问】根据多媒体投影这幅图指出,资本家为什么会讨厌农奴制?
学生回答:“工厂人手不够,农奴贫困,购买力弱。商品的需求量小。”
【教师提问】看图表,与英法两国相比,俄国的钢铁产量反应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俄国钢铁产量增加了,但是和英法两国相比,还是很落后的。”
让学生根据刚刚展示的三张图片,归纳出农奴制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师提问】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获得“解放”时,高价赎买份地”
【教师提问】根据改革的背景,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的性质?
学生回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教师提问】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回答:“自由劳动力,市场,巨额的资金。”
【教师提问】根据变革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后,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学生回答:“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尤里一家的变化,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的境遇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引导学生明白改革为俄国以后的革命埋下了火种。
请学生介绍加藤加一的家庭情况,从而了解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整个国家的情况及当时的国际局势。
【教师提问】想一想:从加藤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明治维新的背景有哪些?
学生回答:幕府统治出现危机;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国内武士阶层发起倒幕运动。
【教师提问】在内忧外患大形势下,日本的明治天皇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教师提问】通过图片展示,加藤加一家庭成员的变化。请说明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改革,日本社会带来了那些影响?
学生回答: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改变了整个日本的形式。但是也使得日本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合作探究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改革的背景、影响和意义,对你的启发?
学生回答: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
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启发: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课外深思
汉唐时期,日本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你认为日本走向富强;历史对现在中国现在的和平崛起有何启示
感悟空间
学习了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你有哪些感悟?
板书设计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 俄国1861年改革
1. 背景
2. 时间
3. 内容
4. 影响
2、 日本明治维新
1、 背景
2、 时间
3、 内容
4、 影响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
(千卢布)
1860年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5张PPT)
大家好,我叫尤里,我是一个农奴,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欢迎大家来到我生活的时代。
诸君,我叫加藤和一,我是东京一家小酒馆的老板,现在是明治二年(1868年)的日本,欢迎来到我店里品尝清酒 。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背景
我是安德烈公爵家的农奴,公爵老爷虽然给了我们土地耕种,却担心我们跑了,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
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
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 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
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是29.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
俄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但是,与其他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背景
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 背景
2. 内容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奴获得“解放”时,高价赎买份地
1861年的改革是什么性质
的改革
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奴获得“解放”时,高价赎买份地
自由劳动力
巨额资金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国内市场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
(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我还得倒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命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现在我向诸位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成员,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太郎和次郎已成年,在外做工,小儿子三郎在学校读书,小女儿美惠子刚满6岁。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在日本像我们这种开店做生意的,属于社会最底层,没人看得起我们。
19世纪的日本手工工场
大儿子太郎在纱场做工,幕府将军不许他们跟外国人做生意,工厂也快倒闭了。
美国培里舰队以武力叩关
二儿子次郎在码头做搬运工,有一天他回来告诉我,港口突然来了一些开着黑船的米国人。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小儿子三郎从学校回来说,清国在和英吉利人的战争中被打败了,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清国居然也能被打败啊?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武士们的生活变得艰难,他们对幕府将军很不满,看来他们要造反了。
1868年,倒幕武装在京都附近的战斗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开始掌握政权。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 背景
想一想:从加藤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明治维新的背景有哪些?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 背景
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西方列强的侵略;
清朝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国内武士阶层发起倒幕运动。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天皇陛下是一个很年轻的君主,听说他很想有一番作为,使日本迅速强大起来,不要像清国一样受人欺负。相信天皇陛下很快就会颁布变法的诏书了。
二、日本明治维新
1. 背景
2. 内容
内忧外患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等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生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鼓励发展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三府七十二县
明治政府召开劝业博览会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二、日本明治维新
1. 背景
2. 内容
3. 影响
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那些影响?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天皇陛下的变法诏书果然起到了作用,现在我们的生活完全因为变法而改变了。
穿西装的政府官员
剪发
理发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家都剪掉了丑陋的发髻,政府官员都脱下了繁琐的和服,换上了轻便的西装。
国营企业——纺纱厂
太郎做工的工厂现在由国家经营,全部换上了外国的机器,现在生产的布匹已经买到外国去了。
东京—横滨铁路通车图
东京和横滨之间都修通了火车,以后去横滨伯父家里过元旦节就更加方便了。
东京街头的燃气灯
东京街道上装上了燃气灯,黑夜有如白昼,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会找不到路了。
明治时期的小学课堂
美惠子也到街上的小学堂上学去了,德川家尊贵的大小姐也愿意嫁给太郎做我们家的媳妇,这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日本海军舰队
听说天皇陛下准备对清国开战了,次郎也被征去当了海军。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又要打仗了。唉……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
(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2)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3)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4)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1)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2)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
(3)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4)认识: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农奴成为“自由人”;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意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领导者:明治天皇
内容:“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性质、意义: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1、“农民获得‘自由” 的时候,已经被比多的一干二净”。列宁这句话是对那次革命的评价 ( )
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中考练兵
D
C
3、19世纪中期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国家是 ( )
①日本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C
2、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④提倡“文明开化”,求知于世界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汉唐时期,日本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你认为日本走向富强;历史对现在中国现在的和平崛起有何启示
课外深思
改革家以非凡的勇气,开拓创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学习了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你有哪些感悟?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学反思
一直觉得历史课很有趣,因为所以的历史都是故事。历史老师就是一群讲故事的人,只不过我们要让学生在故事中有所得。所以,我们比一般的说书人,多了一份责任。19课是初三上学期的课文。上了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习压力比较大,这节课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如何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让学生觉得这堂课有趣,是本堂课的难点。
如何让学生觉得有趣呢?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写剧本,排话剧?这不符合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改为设计教学场景,虚构两个人物,帮助学生进入相应的历史场景。
在课件的制作上,运用photoshop技术将课件制作尽量有趣。加上再穿插一些日俄这一时期的有趣小故事,学生的兴趣得到调动。
邀请学生模仿虚拟人物的语气来扮演角色,因为是身边的同学,加上学生自身性格、座位的原因,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
兴趣的问题得到解决,知识点方面的准备呢?利用虚拟人物尤里之口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借日本人加藤之口指出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对亚洲局势的影响。怎么借两个普通的小人物生活的变化来体现整个国家的变化?这真是个难题。
在收集资料的时候,看到俄国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启发,把尤里定位成一名变成纤夫的农奴。这样故事相对完整一些。尤里受不了农奴的艰苦生活,参加暴动,终于迎来1861年改革,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尤里的生活,他只能去伏尔加河上做纤夫。像尤里一样的很多民众,对改革很失望。为以后的俄国革命奠定基础。
加藤是日本一家小酒馆的老板。在明治维新之前,加藤和他的孩子,在纱厂当工人的大郎,在码头看到美国叩关的搬运工二郎,在学校学习的美惠子。他们的生活在明治维新后有很大的变化。很多像加藤一样的家庭,生活的变化,为日本以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因为这样的历史会贴近生活。我们的历史教学需要给学生一个万花筒,帮助他们看到美好的历史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学建议
本课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十九世纪末俄国、日本的改革及其意义。关于日本的历史内容,可以进行纵向的联系和比较,加深认识。并且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重点是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是两场改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进步性和局限性。
首先,在导入方面,建议应通过播放《大国崛起》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题做好铺垫。
其次,在讲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这个问题时。由于教材内容太少,学生很难理解。应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教材中有“黑船事件”、“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等,用图片延伸教材内容,再结合教师的讲解,这就会让学生明确十九世纪末日本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状况,来解决改革原因不明晰的问题。
此外,在对本课重难点进行讲解时,尽量去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难点的分析、归纳和概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