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7 07:4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通过实验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燃烧条件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火”双面性的认识和控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和乐于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去的精神。
3、树立正确的防火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实验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难点: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四、教学媒体
课件、实验器材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实验用品:坩埚钳、小石块、酒精灯、烧杯、火柴、蜡烛、小木条、小煤块、滤纸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交流共享 点拨提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通过PPT展示几幅人类使用火的图片,指出燃烧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提出问题】 我们还学习过哪些燃烧的事例? 通过PPT展示镁条、木炭、铁丝和蜡烛燃烧的图片,提出问题:这几种物质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总结】燃烧的定义 【提出问题】燃烧都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探究一】 从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与假设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需要和氧气接触 3.可燃物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收集证据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 (四)得出结论 【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教师演示实验。 【反馈练习一】 火能给我们带来进步,但是利用不当却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出示凉山火灾图片。 【提出问题】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希望尽快灭火,如果你是消防员,你会如何灭火? 【实验探究二】灭火竞技场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 【教师点拨】灭火的方法 【逃生演习】模拟火灾现场 【反馈练习二】 【提出问题】冬天容易CO中毒,CO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预防?播放视频。 【讨论交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的原因? 【演示实验】纸团和纸张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点拨】促进燃烧的方法 【反馈练习三】 【我的收获】本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又收获了什么? 【达标检测】 【家庭作业】 家庭小实验:点燃三根火柴,分别是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和平放,比较三根火柴燃烧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调查走访你所在的小区,都有哪些消防措施,还有哪些不足,你有那些建议,写一篇小论文。 观看图片 思考、交流。 感受国家的强大。 学生回答 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分组探究,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小组间交流共享,总结三个条件。 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 学生练习 观看图片,讨论思考 学生思考 小组内思维风暴,用可能多的方法灭火。 学生总结 学生参与 学生练习 思考 讨论交流 观察实验,讨论现象 一起回顾重点内容,学生畅谈收获。 学生练习。 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组织、思考的能力。 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体验,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直观印象,更有利于总结燃烧的条件,并认识到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为探究灭火的原理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 体会化学的魅力。 巩固所学知识。 唤起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并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 增强学生火灾逃生安全技能。 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会化学来源与生活的理念。 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结论的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事物都具有规律性,掌握规律就能够趋利避害。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