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爷爷植树 课件(3份打包30+13+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邓小平爷爷植树 课件(3份打包30+13+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7 10:49:25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邓小平爷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植树的?
时间:1987年4月5日。
地点:北京天坛公园。
学习本文时,先围绕“邓小平爷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植树的?他是怎么植树的?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这几个问题,体会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肃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认识环境描写,并品析动词,学习巧用动词。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令人难忘的日子是哪一天?
难忘的日子
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难忘”说明这个日子有特殊的意义,让人无法忘记。
重读“难忘”,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一天的思念之情。
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一想: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
邓爷爷植树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突出了当时的天气非常晴朗,衬托人们愉快的心情。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认识环境描写
概念: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语文要素
运用:运用环境描写要注意: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本文中的环境描写“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烘托出当时热烈的气氛和人们愉快、激动的心情。
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兴致勃勃”写出了邓小平爷爷虽然83岁高龄,但是植树的情绪高涨。
“满是汗珠”说明邓小平爷爷挖树坑很用力,很认真。
“不肯休息”体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兴致很高,做事执着。
以舒缓的语气朗读描写天气的句子,重读“83 岁高龄”“格外”等词语。
▲▲
▲▲
▲▲
▲▲
▲▲
▲▲
想一想:
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因为邓小平爷爷已经83岁高龄了。
“挑选”“移入”“挥锹”“填”“扶正”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将邓爷爷栽树的过程描述的十分细致,突出了邓爷爷植树时一丝不苟的态度。
( )树坑→( )树苗→( )树坑→( )土→( )树苗
填一填:
从文中找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动作的词语,再按邓爷爷植树的顺序填空。

挑选
移入

扶正
找一找:
从第3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邓小平爷爷植树很认真呢?
从“精心”“小心”“仔细”“扶正”等词语,可以看出邓小平爷爷植树非常认真。
默读第3自然段。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邓爷爷首先挖好树坑,然后精心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接着挥锹填土,最后把树苗扶正。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将栽好的小树苗比作战士,说明邓爷爷把树栽得很直。
比喻
·······
·····
以轻松舒缓的语气读本段,读出欣慰之情,读出对邓爷爷的敬佩之情。
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邓爷爷植树有什么意义?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美丽的风景”一是指树长得茂盛、漂亮;二是指这棵树是邓爷爷栽种的,意义深远;三是邓爷爷用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绿化环境的好榜样,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来。
美丽的风景
说一说:
当你看到邓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时,你想对邓爷爷说什么?
我想对邓爷爷说:邓爷爷,您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您用实际行动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号召和影响全国人民重视植树造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您学习,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朗读课文。
这是课后第1题哦!
点拨:本课语言平实、简洁,朗读时重点抓住邓小平爷爷植树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体会他植树时的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
这是课后第3题哦!
○读一读,记一记。
这四个词语都出自本课,首先可以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这两个词语是描写天气晴朗时天空的样子,“引人注目”是引起人们的注意或重视,“兴致勃勃” 主要是表示人的情绪高昂。然后可以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多读几遍,把这四个词语读流利,注意 “注、致”是翘舌音。最后可以练习用这四个词语说话。这样记住这四个词语就容易得多。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
巧用动词
学方法: 所谓动词,就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巧用动词能让语言表达更生动、具体。本文第3 自然段中,“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这句话运用“挑选”“移入”“挥”“填”这四个动词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整个过程写得很细致, 也很生动,给人强烈的画面感。
语文要素
记方法: 1. 准确运用动词,化静为动。2. 锤炼动词,力求新鲜,产生美感。3. 使用动词要自然合理,不能牵强附会,盲目猎奇,故作惊人之笔。
用方法:巧用动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 )书包,飞快地( )学校, ( )教室门, ( )椅子上, ( )了课本。
背起
跑到
推开
坐到
拿出
邓小平爷爷植树
植树造林
保护环境
时间:1987年4月5日——难忘
经过:挖树坑→挑树苗→移入树坑→填土→扶正树苗
结果:美丽的风景
本文叙述了1987 年4 月5 日,83 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了一棵柏树,后来,柏树茁壮成长,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的故事,表现了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他对植树和保护环境的重视,表达了作者对邓爷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也要像邓爷爷一样,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同时也要把对未来的希望播撒在春天里。
春天植树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1979年的春天,他对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每
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栽包活。”植树节那天,他带领全家人到京西玉泉山种下一株株松柏。之后,不仅在北京,全国各地都先后留下邓小平同志植树的身影。每年植树节,他都身体力行,坚持了11个春秋,一直到他85岁高龄。
如今,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了解更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树立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共13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听完这首《春天的故事》,和爸爸妈妈说一说感受。
邓小平: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 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始于1981年,是邓小平倡导了这场绿色革命。这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当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在法律上为每个适龄公民规定了每年植树三至五株的义务。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1.自由朗读课文,用“ ”圈出要求会认的字,用“ ”标出要求会写的字,并给段落标上序号。
2.对照老师的标注,检查是否标注清楚了,再把标出的生字读一读。
1
2
3
4
5
手 兴 勃 掘 挑
小平 天 高 外
壮 动 锹 土 苗
dènɡ
tán
líng
ɡé

zhì


xuǎn
zhuó

huī
tián

甲骨文“休”字的字形就像一个人待在大树的下,所以“休”字的本义为人在树荫下休息。金文、篆书在承续甲骨文字形的基础上,将字的形体变得规整了一些。“休”字的含义也由本义“休息”引申出“停止、完结”等意思。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范读,看自己的朗读是否正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朗读视频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共30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邓小平爷爷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邓小平
让我们就走进课文看一看邓小平爷爷是如何植树的。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1
2
3
4
5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
手 兴 勃 掘 挑
小平 天 高 外
壮 动 锹 土 苗
dènɡ tán líng ɡé
wò zhì bó wā xuǎn
zhuó yí huī tián fú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姓邓
邓老师
dèng
又一只耳朵
天坛
地坛
tán
左边“去”掉一半
右边“去”掉一笔



格外
方格
木+各=格
高龄
年龄
líng
齿+令



zhì
握手
把握
兴致
致敬
屋前一只手
冬至消余寒
即景又即兴




生机勃勃
蓬勃
挖掘
挖土
男子走四方
离别表爱心
窗前飞燕探头来


xuǎn
zhuó
挑选
选择
茁壮
茁实
“先”坐车(辶)走
山南山北草初齐



huī
移动
愚公移山
挥锹
挥手
禾苗很多
军队一把手


tián

填土
填表
扶苗
扶贫
一手顶破天
+真=填














读一读:
妈妈给我挑(tiāo)选了一个灯笼,我挑(tiǎo)着灯笼回家了。



tiāo(挑选)
tiǎo(挑拨)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格外】
【引人注目】
青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表示超过寻常。
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物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兴致勃勃】
【精心】
【茁壮】
【笔直】
状态词,像笔杆儿一样直。
(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
特别用心;细心。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吃”字。
自读课文,思考: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邓小平爷爷______的事。
植树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结构:左右
笔画:四
部首:又

dèng
组词:姓邓 邓老师
横撇弯钩一笔写成,竖要写得稍长。
易错提示:右边是“阝”,不是“卩”。
结构:左右
笔画:十二
部首:木

zhí
组词:植树 种植
“直”的第三笔在竖中线上
中间三横分布要均匀。
结构:左右
笔画:十
部首:木


组词: 格外 格子
“各”中的“夂”横撇的撇和捺稍收,罩住“口”即可。
左右等高
结构:左右
笔画:四
部首:弓

yǐn
组词:吸引 引力
“弓”离竖中线近;“丨”离竖中线稍远
“弓”略低于“丨”,底部左右平齐
结构:左右
笔画:八
部首:氵

zhù
组词:注目 关注
第一横在中线上方,中间一横稍短于第一横,最后一横稍长。
点沿竖中线起笔
结构:左右
笔画:十三
部首:氵

mǎn
组词:满是 充满
右部第六笔为横折钩
左边第一点和右边的“艹”平齐
结构:左右
笔画:六
部首:亻

xiū
组词:休息 休整
右边是“木”,“丨”在竖中线上,起笔比左边撇要高,落笔比左边竖要低。
撇和捺要舒展开
易错提示:右边不要写成“本”。
结构:上下
笔画:十
部首:自


组词:休息 息怒
“心”宽而扁,稳稳托住“自”
“自”的撇沿竖中线向左下
卧钩要卧倒,中间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点在卧钩右上方。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植树 公园 格外 汗珠 满意 休息 树苗 小心 笔直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邓小平爷爷
2.听写生字、词语。
填一填:
这篇课文讲述的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谁)在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干什么)的事。
1987年4月5日
邓小平爷爷
天坛公园
种下了一棵小柏树